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我是槽三刀,一個喜歡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安徽鳳陽村民反映廁所改造補貼遭冒領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2025年6月,安徽滁州市鳳陽縣棗巷鎮花園湖村多位村民反映,2021年他們完成廁所改造后,3000元補貼被冒領且存在冒名簽署驗收表問題。
根據《鳳陽縣2020年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實施方案》,農戶改廁驗收合格后可獲3000元獎補,但該村101戶采用“鄉鎮統建”模式,資金被直接撥付給施工單位安徽明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村民未實際領取。
村民稱,施工單位僅在部分家門口放置馬桶,其余工程由村民自行完成,但驗收表卻被偽造簽名。
2023年村民詢問村干部時被告知“12月發放”,但直至2025年5月官方回復仍稱資金已撥付施工方,并稱部分代簽系因工期緊張。
事件曝光后,鳳陽縣紀委迅速立案調查,發現項目存在招標違規、施工驗收不實等問題,已對花園湖村主要負責人停職,對棗巷鎮及該村5名責任人立案審查。
三刀認為,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驗收合格的農戶本應能拿到3000元補貼,可101戶村民等來的不是真金白銀,而是施工方的“空手套白狼”。
更荒誕的是,就連驗收表上的簽名也被村干部“代勞”了,理由竟是“工期緊張”——敢情農民的權益就像菜市場的爛菜葉,能隨便讓人挑挑揀揀?
這種“雁過拔毛”的操作,讓我想起了一句老話:“縣官不如現管。”
在基層權力的灰色地帶,一張偽造的驗收表、一個代簽的名字,就能把惠民決策變成個人提款機。
其實,安徽鳳陽的這起事件,不過是基層“微腐敗”的冰山一角。
像甘肅武山的村支書能貪污10萬元惠農資金,河南柘城的自然資源所長敢收22萬元“協調費”。
這些“蠅貪”雖單筆金額不大,卻像“白蟻”啃堤壩一樣,慢慢“蛀空”了百姓對相關部門的信任。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種“腐敗”往往會形成利益鏈條。
在鳳陽事件中,施工方借用資質中標,鎮村干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最后工程款順利撥付,村民卻兩手空空。
這種“共謀式腐敗”,幾乎讓決策執行的每個環節都成了權力尋租的溫床。
而當鳳陽縣介入調查時,發現問題遠不止冒領補貼這么簡單:像招標違規、施工驗收不實、資金流向不明……
這些問題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暴露出了基層治理的系統性問題。
另外,監督的失效更是讓“腐敗”肆無忌憚。
村民多次向12345熱線反映,得到的卻是“代簽合理”的荒唐回復,這種“踢皮球”式的回應,讓農民感嘆:“打熱線就像對著樹洞說話,說了也白說。”
所以,要根治這種亂象,光靠立案、調查遠遠不夠,必須下大氣力查處“蠅貪蟻腐”,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但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補貼能不能直接到賬?驗收表能不能自己簽字?村干部能不能少點“貓膩”?
這些樸素的訴求,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我們常說:“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可在安徽鳳陽,它卻成了某些人諷刺的注腳。
當3000元補貼被冒領,當農民的權益被踐踏,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幾個人的墮落,更是基層治理的深層問題。
文章最后,希望這起事件能讓那些“雁過拔毛”的人明白: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違,任何打民生主意的“碩鼠”,終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當然也不要忘了“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的樸素誓言。
請【 點贊 】,點【 在看 】,把文章【 轉發 】給您身邊的人,謝謝!
微信最近更新規則啦,只有星標這個公眾號的讀者,才能看到正常的內容更新。記得:點公眾號頭像圖標—點右上角“...”—點“設為星標”,這樣就不會錯過更新啦~
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謹防失聯,可關注下面小號
鄭重聲明:
文章素材來自官方媒體,作為自媒體創作者,始終本著客觀、理性的態度進行時事的相關評論,無不良輿論引導。
此外,對于事件的真實性,自媒體創作者很難把控,所以也請大家理性閱讀。
另,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