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院長泮偉江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家長們: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謹代表法學院的全體老師祝福80位本科同學、146位碩士同學和10位博士同學順利畢業,邁向人生的新征程。剛才友軍書記宣讀授予學位名單時,聽到了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名字,我的腦海中馬上浮現了同學們的聲音笑貌,有些同學我還記得當時來法學院報到時候的樣子,有些同學浮現出來的則是課堂認真聽講的樣子,還有在運動場揮灑汗水的身影等,真令人感慨萬千。
此刻,我和剛才發言的蔡星月老師的心情是一樣的:既高興,又有一些憂傷,還有很多的不舍,甚至還有一絲絲的惶恐。高興的是同學們經過奮力的拼搏,終于學成畢業了,憂傷的是此刻又要與大家分別。平時大家在一起的時候都不覺得,覺得有上不完的課、聊不完的天、吃不完的飯,反正隨時都可以約。但在此時此刻,大家會突然發現,也許這些在過去幾年最輕松平常的事情,將來都變得特別難,需要克服許多的困難才可以實現。再過幾天,那些天天陪伴你們的同學們就要天各一方了,今后經常陪伴你們的可能是另外的一些人。雖然我相信他們都很好,但一想到這里,我的心里還是會涌起一絲淡淡的憂傷。作為老師,每天都習慣于你們的在場,習慣于你們穿梭在法學院的身影,習慣于在校園里碰到你們,和你們打招呼。因此到了這離別時刻,不舍的離別之情,真的是揮之不去。我想,此刻大家的心情,只有劉若英的一首歌曲的歌詞才能夠表達吧:“后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這首歌的本意是表達一種愛情的憂傷,但我認為它也表達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更一般的離愁別緒。就像法學院的老師們,在這個時刻就會覺得,平時是否還應該給你們更多的關愛,更多的教導,更多的幫扶。這樣你們也許就會變得更好了!但無論如何,接下來你們的大部分人都要消失在茫茫人海,散落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剛才蔡星月老師提到了柏拉圖,大家都知道我是非常喜歡他的。關于教育,柏拉圖在《理想國》里曾經有一個非常好的說法,那就是把教育比作是給羊毛染色:有的老師側重染“勇敢”,有的側重染“誠實”,更多老師注重染“正義”。當同學們離開法學院,進入到社會去經歷各種風風雨雨時,我們心里難免也會有一絲惶恐,擔心我們染上的這些色彩牢固不牢固?會不會一陣雨水沖刷一下,都褪色了?或者我們甚至粗心大意到給大家染上了錯誤的顏色而不自覺?
我記得去年的畢業典禮也是在這個地方,也是我代表法學院給大家畢業致辭。當時致辭結束后,友軍書記還鼓勵說,講得很不錯,相當于給同學們上了一堂最后的法理學課。我依稀記得當時講了富勒法理學的一些思想和內容。所以,今年的畢業典禮致辭我也想把這個傳統延續下去,再給同學們染一次色,再叮囑同學們幾句,希望對同學們的未來有一些幫助。
首先,我想跟大家說的是,離開了校園以后,大家一定不能松懈,一定要對未來的生活有所規劃,有所追求。教育的本質就是預設了被教育者是不完整的,是需要被教導,被督促的。因此,在學校里,有授課老師、有導師、有班主任、有輔導員,還有各種各樣的課程和考試。但一旦大家畢業離開校園,從邏輯上來說,這種教育的預設就消失了,大家因此也就獲得了完全的自由。來自學校的所有外部約束機制都消失了。在這個時候,許多同學一定會覺得,終于可以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但過度的自由往往容易放縱自己,降低對自己的要求,這就容易使得人變得隨波逐流,而忘記了自己當初的理想和使命。另外一種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參加工作以后,大家都會變得忙碌起來。大家平時在學校里往往會覺得老師要求太嚴了,學習壓力太大了。但進入工作崗位以后,就會發現,跟工作中的各項要求比起來,學校里的這些根本就不算什么。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同學將來也會每天都陷入到各種具體的忙碌之中,也容易忘記了自己的理想和規劃。這是我特別不喜歡看到的。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同學們在自由中迷失自我,在忙碌中迷失自我,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大家在離開校園以后,就應該馬上認真思考一下未來的發展方向,認真思考今后道路該怎么走的問題,認真思考應該如何規劃今后的工作和人生。同時,我也希望同學們今后工作再忙再累,也一定要給自己的生活留白,給自己一些獨處、閱讀和思考的時間。大家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好好地總結和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好好地去思考一些對工作和生活來說具有根本重要的那些問題。
其次,我也希望同學們在正式進入社會之前,好好地認識和了解社會的復雜性,尊重社會的復雜性。相對于社會而言,學校的環境是比較簡單的,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同學們成長的一個溫室。同時,學校的很多東西都是標準化的。大家上一樣的課程,考同樣的考試,評價標準相對也比較單一。但社會相對來說,就要復雜得多。社會的復雜性表現在方方面面。例如,社會的評價標準就非常復雜。同樣一件事情,不同人基于不同的立場和生活經驗,往往給出完全不同的評價。這種撕裂的輿論和評價往往會讓人覺得無所適從。同時,社會的復雜性更多地表現為其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意外和偏離,各種各樣的風險與不確定性。現在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的計算能力已經非常強大了,但最強大的計算機和人工智能都無法真正計算出社會的復雜性,從而掌控一切。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進入社會后,一定要尊重社會的復雜性,要給自己留有余地,要承認各種各樣的意外事件和偏離情況的存在,要承認社會并沒有標準軌道,人生有時候會偏離正軌,有時候會暫時地陷入停頓和遭遇各種挫折,但這其實也是人生的常態,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一方面,我們要對未來有所規劃,有所準備,但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看清楚,并不存在著經過設計的完美人生。生活的真諦往往從我們被動地偏離了被設計人生的那一刻顯現出來。別怕,那不是命運的血盆大口,只是打開另外一個世界的大門而已。
前段時間,在座的一位25屆畢業的同學和我在食堂吃了一頓飯,我們簡單地聊了聊。我跟這位同學說,“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當然是對的,但千萬不要將它理解成“人生如逆水行舟,不卷則退”。那么,二者的區別是什么呢?我覺得,通常來說,認為“不卷則退”的那些人,總是有很強的規劃和設計意識,并且能夠將自己的人生細化到一個又一個非常具體的小目標。這些小目標往往又是大家都想得到和爭搶的目標。這種做法無可非議,但不應該將它極端化。就我自己而言,我雖然也會給自己制定一些小目標,但圍繞這些小目標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實現我的真正目標的一個工具和手段而已。作為一名學者,我追求的目標是成為一名真正卓越和優秀的學者。圍繞這些小目標所展開的每一次努力,都使得我變得更加卓越和優秀,這就足夠了。在這種情況下,小目標如果能夠順利實現,當然更好。但如果小目標沒有被實現,其實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一直在朝著真正的目標在前進。因此,不進則退的反面是躺平。其實很多過度看重小目標實現的人,往往是更容易躺平的人。這就像在龜兔賽跑的寓言中,真正躺平的是實現了第一個小目標的那只兔子。這個寓言的一個寓意是,對兔子來說,真正可怕的是,當它從躺平中驚醒的時候,因為躺平的時間太久了,它甚至已經失去了追趕烏龜的任何可能性。一個堅持理想和自律的人,就是這樣將那些天賦要遠遠高于自己的人,遠遠地甩在身后的。同時,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只要我們不斷地保持進步,某一次階段性競賽的結果,根本不足為慮。因為一次比賽的成績,取決于很多偶然因素,這是自己所無法掌控的。但只要我們不斷地保持進步的狀態,保持自律,堅持不懈,我們就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想送給大家的第三句話,是希望同學們在將來能夠保持法律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素養,追求一種職業意義上的成功。談及成功,相信大家都有大致比較一致的理解,例如財富、權力、聲望等,都是衡量成功的重要標準。一個人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運氣也必然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這句話就說明了運氣的重要性。有時候我們以為成功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其實更大可能是分享了時代的紅利,或者借助平臺提供的托舉和支持。我們當然希望這樣的幸運能夠降臨在自己身上。但我今天所談的成功不是這種意義的成功。
那么,什么是職業意義上的成功?職業意義上的成功,往往與諸如職業生涯、職業成就、職業規劃、職業道德、職業聲望等這樣的詞匯聯系在一起。所謂的職業,并不僅僅是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職業的英文是vocation,馬克思·韋伯認為,這里面包含著宗教意義上的呼召的含義。用我們熟悉的話來說,這里包含著一種使命和擔當。因此,選擇一份職業,同時也選擇了一種人生的理想,一種使命和擔當。這種理想、使命和擔當往往與一種特殊的社會角色相關聯,例如法官、律師、醫生、科學家、工程師、運動員、教師等等。由此也可以看出,職業必定存在著職業的倫理和職業的能力。因此,職業是有門檻的,只有經過專門的職業訓練,并且獲得一定的職業能力的人,才能夠擁有一份職業。職業上的成功必定是以職業倫理被遵守,職業技能被使用,職業聲望被承認為條件和基礎的。職業上的成功,必定也意味著通過自己經受的職業教育,利用自己的職業知識和專業服務,幫助人民群眾解決了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因此,如果不符合這些標準,即便一個人掙了很多錢,擁有很大的權力,甚至擁有很大的聲望,也不是真正職業上的成功。
我希望同學們未來獲得職業意義上的成功,而不僅僅是一般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這是因為我希望提升同學們未來成功的含金量。但職業意義上的成功是困難的。曾經有人做過一個社會學調查,結果發現,這個世界上那些最聰明的人,居然不是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人。而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其智力居然普遍要比那些比他們錢少的人還差一些。社會學家提供的一個解釋是,那些最聰明的人往往都追求職業上的成功,而財富、權力、聲望未必是他們最追求的事項。因此,他們可能成為了科學家、成為了大法官、成為了藝術家,如此等等。甚至,許多從事職業工作的人,最終并不能實現大眾意義上的成功。試想,一個籃球運動員,需要多大的天賦、多少條件和運氣,才能夠成為像姚明和喬丹這樣的成功者?!但如果一個人熱愛籃球運動這個職業,哪怕他甚至沒有進入過CBA的賽場,一輩子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小學體育老師,但他仍然可以用他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啟蒙和教育出未來的姚明和喬丹。那么,至少在我的價值觀里,他仍然是非常成功的。甚至他的成功要比成為姚明和喬丹這樣的頂級籃球運動員還要成功!
同學們,作為一名一流985大學法學院的畢業生,我希望大家要立志去追求一種法律職業意義的成功。我希望在座的同學里,將來能夠出現大法官、大檢察官、大律師、大立法者、大法學家。我希望大家未來的成功緊密地與中國法治事業的成功聯系起來,通過自己的成功促進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功。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獲得如此星光耀眼的成功。在座的同學中,必定有一部分同學要過一種相對比較普通的,不那么耀眼的人生。但只要每一個同學能夠堅守法治的理想,謹守法律人的本分,做好自己的工作職責,做好自己的那一份職業貢獻,那么,你的職業也是成功的。母校同樣為你而驕傲和自豪!
最后,我還想跟同學們說,雖然大家今天畢業了,但畢業并不代表著學習的結束,而只不過是換一種身份,換一種環境繼續學習。學習是一項終身的事業。參加工作的同學,只不過是到社會這個更大的課堂上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大家要抓住一切機會學習,向一切值得學習的人學習。同樣地,雖然大家畢業了,但你們和母校之間的精彩故事仍然沒有結束,仍然是未完待續,大家只是換了另外一個身份來書寫北航法學院的傳奇而已。用現在電視劇流行的說法,你們只是這一季的劇情結束了,但你們的人生大戲卻正在徐徐展開,相信下一季大家經歷的故事會更精彩。
想說的話很多,但我的發言時間有限。最后的最后,我要跟各位同學們說,感謝你們當年選擇了北航法學院,感謝你們在北航法學院期間揮灑的青春和熱血,感謝你們的優秀和卓越,母校的蒸蒸日上,有著你們的一份功勞。就我本人來說,我覺得自己這些年取得的這些微不足道的進步,有80%要歸功于你們。因為看到你們這么卓越、優秀,作為老師,如果我們不努力提升自己,又如何配得上你們的卓越和優秀呢?這就是我鼓勵自己不斷進步的根本動力。希望你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繼續保持這份卓越和優秀,用你們的卓越、青春、善良、美麗去照亮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照亮你們自己的前程,照亮你們的人生。愿你們都能夠收獲職業的成功,人生的幸福!
謝謝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