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們安排我做棋子,演戲,玩弄我,那我就向死而生的演,只是我來玩你們。既然世界讓我變成妓女,我就讓世界變成妓院。
易卜生戲劇《娜拉出走》里,講了娜拉擺脫家庭安排,自己決定人生的過程。留下一些金句,比如娜拉說“在我出嫁前我跟爸爸一起生活,他說什么就是什么,我必須服從,即便心里有看法也不敢說出來,因為那會叫他不高興。”
“出嫁后,我從爸爸手里轉移到了你手里。所有的一切都按照你的喜好進行安排,你的好惡就是我的好惡,或者說我得假裝是我的好惡。實際上我已不確定自己的真實感受了,有時是這樣,有時是那樣。回想起來,我覺得自己活得就像一個可憐的女人。”
娜拉所處的時代是幾百年前的傳統社會,但她的話就像今天的女性說的,因此《娜拉出走》又被稱為第一部現代戲劇。
按照這樣的思路,如果傳統社會的女人帶著現代的觀念去生活會怎樣?
比如,貂蟬。
娜拉說不確定自己的真實感受,那《三國演義》中,貂蟬的真實感受,她在想什么?有誰知道呢?
并不怪羅貫中沒寫。在傳統社會里,人是屬于一個群體的,你的身份首先是群體中的某某,然后才是你自己。比如一個女人嫁一個男人,她首先想的是我作為自己家族的一員,嫁到了某個家族。劉小峰說,古人連do愛的時候,身體都是家族的一部分。這倒不是說古人不會有性高潮,而是說,她或他不會首先想到自己的歡愉。
因此,當貂蟬的主人王允讓她施美人計。離間董卓呂布時,貂蟬按計而行,是一種報答,一種責任。她根本不會想到有沒有權利愛上某某,古人的思維導圖里沒有這一環。
而音樂劇《貂蟬,你在想什么》就在這個地方開了一個腦洞:
如果貂蟬是一個現代人穿越到三國里,她會按主人王允為她安排的任務去開始這段人生歷險嗎?
貂蟬首先接近呂布,按照王允的安排,她然后就會去接近董卓。以達到離間董呂的目的。
可這時,貂蟬通過和羅貫中的對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她愛上了呂布。
今天的人是權利本位,如同古人是責任本位一樣。貂蟬首先想到的是我的感受,我的想法,我的權利。
《娜拉出走》里,娜拉反思自己的價值。她并不是為父親、為丈夫、為孩子而活的,她的人生應該有自己的意義。幸福是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上的,更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的。如果自己的思想、行為都受到控制,如果自己的存在只是為他人表演,那么自己將不再成為自己。所以最后,她選擇了解除約束,不再成為別人的玩偶。
現代人貂蟬,不會有這些思考,因為這種跟著感覺在,自我決定人生的觀念已經融入血液,成為不證自明的真理,下意識的行為。她當然有權愛上呂布,并和呂布在一起,天經地義。
但如此王允的安排,董卓呂布反目成仇就泡湯了,歷史也會改寫。
這個懸念極具戲劇張力,穿越劇的寫法一般是細節打開想象,但歷史結局不會改變,否則就是亂想,不好玩了。
比如《尋秦記》項少龍穿越到戰國,搞得一團亂,但最后秦統一六國,呂不韋嫪毐等人的結局還是歷史原樣。
貂蟬愛上呂布后,假戲真做,在鳳儀亭,兩個人你儂我儂。按三國演義劇情,呂布發現了這對狗男女,欲殺呂布。呂布還是逃跑。
這件事后,貂蟬告訴羅貫中,自己不愛呂布了。以前對他上頭,可能是他的英俊,他的威猛。現在發現他很慫,突然對他下頭了。
這個想法非常現代。古人不會輕易說愛這個字,尤其是東方人,甚至一輩子都不會說愛。但古人很認同盟約,一旦在一起,結婚,不出意外就是一輩子。為什么《梁祝》《孔雀東南飛》等愛情戲那么受歡迎,因為生活中很難遇到,物以稀為貴。
今天的人,動不動就說愛,但南轅北轍說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愛只是當時的內心感受,這種感受飄忽不定。娜拉說的“有時是這樣,有時是那樣。”反映的就是內心的縹緲。當然,現在這個時代比娜拉要虛無縹緲得多。用喝酒術語“上頭”“下頭”來形容現代愛情觀倒挺合適。
此時,貂蟬說她倒有點同情董卓。但并不是愛董卓,只是可憐他,被身邊的人玩弄。
那怎么辦呢?
既然你們安排我做棋子,演戲,玩弄我,那我就向死而生的演,只是我來玩你們。既然世界讓我變成妓女,我就讓世界變成妓院。
貂蟬,開始玩弄身邊這兩個男人,不是為了什么民族大義,主人王允的囑托,不是。就是老娘開心。
現代人甚至沒有主人這個概念,我天然是自己的主人。意義被解構,我的存在和快感本身就是意義。
現代的存在主義,貂蟬和我們每個人都無師自通。我們生來就以自我的感受為上帝。董卓和貂蟬都唱到了“愛我,愛我”,這才是絕對正義。
貂蟬于是按照原有設計,成功離間了董卓,呂布。并開心地看著董卓被呂布殺死。
歷史并沒有改變。改變的是貂蟬由愛生恨,愛恨一體的欲海狂潮,從平靜達到爽點的高潮,又回到原點。
魯迅在看了《娜拉出走》后,寫了文章《娜拉出走以后》,他認為娜拉雖然離開了家庭的牢籠,但是外面世界對婦女的觀念沒有改變,所以娜拉離開了家庭也沒辦法謀生。她要么墮落,要么回家。無法安身立命,那么,社會就是另一個牢籠。
今天,娜拉們,貂蟬們,早就具備了自我謀生的條件和本領。離開家后,她們可以自由擇業,自由生活。
但就像貂蟬在《貂蟬,你在想什么》這部劇里遇到的,她無法確定自己愛誰,她無法安頓自己的欲望,甚至無法捕捉想要什么。
在自由里,貂蟬的內心翻江倒海,無法安身于哪怕一片寧靜的角落。
而行為卻欲罷不能地走向報復的快感,無法立命于哪怕一個平安的涼亭。
現代社會,在自由里,她和娜拉一樣,無法安身立命。
那么,自由,就是另一個牢籠。
過去,一個惡的使命、任務、信仰能造就一個人的悲劇和一個邪惡的事件。
今天,沒有人會接受別人的設置的使命、制定的任務和灌輸的信仰。我的世界我做主,跟著感覺走,卻殊途同歸地從一個牢籠,走向另一個牢籠。
貂蟬和娜拉,現代和古代,都只不過是剛出狼窩,又入虎穴。
演出結束后,想起帕斯卡爾的一句話“活在上帝話語的牢籠里,才是真正的自由。”
走出劇場時,聽到外面酒吧里歇斯底里的情歌,酒吧外,四散在燈紅酒綠中的人群。
歡迎轉發本文給你關心的他/她
傳遞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