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為了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可以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章內容均有可靠的信息來源,相關信源加在文章結尾
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從1950年建交以來至如今,一直保持的便是合作伙伴的友好關系,在諸多領域,中國也為印尼提供了許多技術支持與幫助。
而2025年,本正是中國與印尼建交75周年的時候,印尼卻轉頭向美國遞去了“橄欖枝”?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25年的6月29日,這一天印尼的電動汽車電池一體化生態系統項目正式舉行奠基儀式,而這次項目也有中國企業“中建四局”的參與。
這個項目涵蓋了火法制煉、電池材料等電池生產諸多方面的產業鏈,預估未來投資更是高達60億美元,可見這個項目的重要性。
印尼總統普拉博沃也指出,這個項目會為印度尼西亞帶來十分重要的國際影響力,并且愿與中國伙伴一同推動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項目。
這次的奠定儀式,本應是中國與印尼再次友好合作新見證的開始,但沒想到,第二天,印尼的操作就有點讓人“心寒”了。
2025年6月30日,據外國相關媒體透露,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統籌部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印尼已經向美方提議,將于美國一同攜手開發一種稀有礦產項目。
而這個稀有礦產并不是別的,正是最近中美之間貿易爭論經常提起的,稀土!
要知道,無論是科技產品,還是軍事設備,只要是高尖端領域方面的,稀土都是或不可缺的原材料。在絕大稀土進口被中國掌控的情況下,自視清高的美國又怎么會不想擺脫這一困境。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所掌握的稀土實在太多。所以美國一開始并沒想要放棄中國稀土這一“香饃饃”,選擇從降低進口價格方面出發,來增加稀土的進口量,進而減少中國的影響。
一開始,美國選擇通過提高關稅,來威逼中國妥協。但中國又怎么會受他人脅迫呢?直到2025年的5月12日,美國見中國“不吃硬”,只好選擇“軟方法”。
宣布放棄91%對中國所加征的關稅,并暫停24%關稅90天,異想天開的希望中國解除對稀土的戰略管制,而中國也只是很禮貌的,以取消反制措施來回禮。
本以為美國會就此老實放棄,沒想到,美國竟然仍不死心,還將目標轉向了印度尼西亞的稀土儲備。
其實美國不僅盯上了印尼,早在2023年美國就展開了自己的計劃,對13個國家提出保證關鍵礦產供應一定要穩定的要求,并且這13個國家不少都來自亞太經合組織。
在中美對稀土一事相互博弈的背景下,印尼選擇與美國一起開發稀土資源,無疑會一定程度影響中美就稀土問題談判上,中國所掌握的稀土儲量這一大底牌。
何況還是在中國剛幫助其推進項目的情況下,印尼的所舉多多少少都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了,不過印尼也確實有一定自己的苦衷。
2025年4月2日,美國政府向貿易伙伴發起了征收“對等關稅”的政策,而對印尼就增加了32%的對等關稅。
與中國不同,作為主要向美國出口的印度尼西亞,32%的加征關稅足以對印尼的經濟造成巨大的打擊。而為了擺脫這一龐大的負擔,印尼不得不需要一個讓美國感興趣的價碼進行談判。
而印尼的稀土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印尼的稀土產量儲備頗豐,但同樣缺乏提純與加工等技術,這也讓稀土在印尼的眼里顯得不怎么“有用”。
拿著“無用”的稀土去換美國關稅的退讓,印尼似乎覺得這樣很值,但印尼卻似乎忽略了,無論在經濟還是政治層面,特朗普一向都保持著“得寸進尺”“欺軟怕硬”的作風。
就拿最近的事件來說,日本作為大家公認的美國“小弟”,一直對美國那是掏心掏肺的依附,誰承想,特朗普一上臺后,就對外界各個國家增加關稅,就連日本都沒放過。
日本因此不得不向美方進行談判,并想通過一定的退讓,來換取特朗普的寬容。
但特朗普并不“吃軟”的,不僅指責日本享受美國的便利卻不愿付出代價,還甩出25%汽車出口的征收關稅的“大巴掌”。
不僅僅是日本,對于其他國家特朗普也保持“美國優先”的態度,暫停了與許多國家的“互惠”關稅,唯獨與一直不受威脅影響的中國,保持著全面關稅政策。
與美國特良普的所舉相比,我們中國呢?同時期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給出答案。
6月29日,中國便向塞爾維亞承諾加快關鍵礦物的出口,并表示不會對友好國家進行任何出口限制。
所以,在向美國“妥協”還是通過與中方合作,一起解決“關稅”難關,其實并不難選擇。
何況,稀土最主要的也并非誰多誰少的問題,而是有沒有關鍵技術對稀土進行提煉與加工,印尼沒有,美國其實也沒有。
美國愿意一起協作開采,其主要目的無非就是在中美稀土問題上打壓中國罷了,但這種只影響于稀土進出口問題,“不痛不癢”的影響,中國也絕對會有辦法去解決,甚至不予理會。
當印尼的稀土這個“砝碼”失去了它的主要價值后,難道美國還會好心的,在印尼“關稅問題”上進行退讓嗎?顯然并不會。
就算美國已經提前在關稅問題上退讓了,一向“不吃虧”的特朗普也絕對會有其他的方法對印尼繼續施壓。
更何況,早在澳大利亞、越南等國,美國就已經開始尋找盛產稀土的“棋子”,印尼也不過是目前所有“棋子”中“最新”的一個罷了,然而,印尼不會是“棋子”中最早的,也絕對不會是最后的。
由此可見,印尼急于擺脫“關稅”困境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所做的“舉措”卻并不是長久之計。
一個國家面對國際問題時,就應該如同中國那般,以堅決維護國家利益的強硬態度來面對問題,并找出更加妥善的方式與籌碼進行談判,將雙方地位拉至同一個水平線上。
而一味地退讓與妥協,并不會換來同情與憐憫,只會換來他國更多的得寸進尺。
信源:中國經濟時報 中企參建的印尼鎳資源和電池產業鏈項目舉行奠基儀式
信源:新華社 “對等關稅”襲擊全球,國際貿易徹底變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