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的孩子該如何選專業?
根據我這么多年的親身經歷,普通家庭的孩子在選專業時,一定要選工作確定性高、不依賴家庭背景的專業。因為我們沒有太多試錯機會,也沒有退路。
首先,絕對不要選結果難以量化的專業,比如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哲學以及大部分藝術類專業。其次,像金融、經濟、國際貿易、法學這些專業,對家庭背景的依賴程度相對高一些,作為普通家庭,選擇時要慎重。最后,如果孩子社交能力、溝通能力不太強,就不要選擇需要高頻社交的專業,例如新聞、營銷、管理等專業。
那么,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好選擇什么樣的專業呢?
第一,醫學類專業。醫學專業的上限和下限都很高,當醫生幾乎適合任何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要家里不是窮到揭不開鍋,不需要本科畢業就趕緊工作的孩子,無論男女都可以學醫。不僅未來工作確定性高,不依賴家庭背景,而且越老越吃香。當別人擔心35歲危機時,學醫的孩子才剛開始進入吃香階段。學醫有多種選擇,能吃苦的可以考慮讀臨床;不太能吃苦的話,可以讀口腔專業;女生還可以考慮去輔助科室,比如化驗、彩超等,也是不錯的出路。
第二,如果家里條件確實不好,需要孩子本科畢業后馬上工作補貼家用,那么建議男生讀計算機類專業。本科畢業,就算到大廠當“碼農”,35歲之前也能有不錯的收入。做“碼農”,只要沒到算法層級,本科畢業就足夠了。大學期間把專業技能學好,本科畢業年薪20萬還是能做到的。不過得坦誠說,互聯網工作壓力較大,抗壓能力不強的孩子要慎重考慮。“碼農”崗位的職業周期可能相對短暫,但它是一個可以快速積累原始資本的職業,30歲擁有100萬和60歲擁有100萬,完全是兩個概念,這一點很重要。
第三,如果是女孩子,可以考慮師范類專業,最好是公費師范生。研究生畢業后有崗有編,穩穩當當。教師行業的好處是有寒假、暑假,經濟收入穩定,社會地位也不錯。女教師在當地相親市場一直很受歡迎。但考慮到教師行業的收入局限性以及“雙減”政策的影響,我不太推薦普通家庭的男孩子讀師范類專業,當然,非常熱愛的除外。
最后說點不太高大上但很實在的話。我們常說“窮不過三代”,普通家庭的孩子需要做好當子孫后代墊腳石的心理準備,犧牲自己,為后代換來更堅實的經濟基礎。在中國的社會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內”的思維定式仍然普遍存在。所以給孩子選專業時,女生要考慮如何獲得更大的擇偶優勢,男生則要考慮如何快速積累原始資本。雖然這樣說感覺很“卷”,但既然父母無法為自己提供優渥的家庭背景,我們就需要靠自己的雙手,為后代創造更高的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