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書記陳吉寧在調研中強調,要把強化黨建引領、深化物業治理作為重要民心工程,造福于民。在七一建黨節來臨之際,金海街道積極響應市委號召,以“人民城市”理念為指引,將黨建引領物業治理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實踐,通過機制賦能、科技助力、多元共治,破解社區治理難題,讓居民在“家門口”收獲更多幸福感、安全感。
紅色物業聯盟聚合力,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近年來,金海街道努力踐行“讓物業優秀的骨干向黨組織靠攏,讓支部成員成為物業骨干”的目標,大力推進物業行業黨建覆蓋工作,目前已有13家物業公司加入“海上紅管家”紅色物業聯盟。“海上紅管家”通過黨建引領下行業自治、行業自律,實現轄區物業企業的共建共享共贏,激活社區治理“紅色引擎”。今年以來,共開展輪值聯席會5輪,協調解決電梯故障、環境整治等問題47件。
同時,為進一步提升轄區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質量,金海街道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服務攻堅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實施“強芯、強基、強鏈、強韌”四大工程,明確到2026年業委會等組建率達100%、投訴降50%等目標,通過多部門協作推進物業治理。
在此基礎上,街道依托聯盟創新治理模式,一方面設立“黨員示范崗”,推動物業黨員亮身份、踐承諾,開展愛心義剪等公益服務,另一方面試點推行“居委干部與業委會成員交叉任職”,破除溝通障礙凝聚合力;同時,街道為各領域黨員群眾定制了6類“學習套餐”,充分利用“初心講堂”“黨課開講啦”等平臺,指導物業黨支部積極參加黨課、主題教育等集中學習,互學互鑒探索治理新路徑。
“三駕馬車”同向發力,破解社區治理“老大難”
針對小區內居民反映強烈的各類痛點問題,金海街道緊緊圍繞“支部建在小區上”的導向,積極推動黨的組織向物業管理末梢延伸,促進“居委會、業委會、物業”這“三駕馬車”同頻共振、協同發力。
召開現場會
在龍潭社區,街道試點成立“書記工作室”,創新采用“老帶新+輪值制”的模式,由7名新老骨干書記組成“治理智囊團”,針對公共設施維護、停車管理等9類小區共性問題,牽頭多部門協同作戰、攻堅克難,成功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高效治理目標,讓居民的訴求能夠得到及時回應與妥善解決。
“以往停車問題實在讓人頭疼,如今在社區的不懈努力下,停車難題得到了極大改善。”文杏社區長期受停車難題困擾,社區黨支部果斷成立“停車治理項目組”,精心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以及黨員居民,“三駕馬車”同向發力,先后召開了12次座談會,深入研討解決方案。最終,通過劃定臨時停車位、優化通行路線等一系列有效舉措,成功緩解了“停車難”這一棘手問題。
整改前
整改后
常態管理+多元監督,物業治理顯成效
今年上半年,金海街道受理物業服務管理類12345熱線356件,解決率100%,滿意率90%,較去年同期的538件同比下降33.8%。其中,多個案例成為典范:恒隆社區千億物業利用無人機及時發現小區6號樓屋頂穹頂GRC裝飾物傾斜裂縫,經多部門高效處置,該事件被國家應急部評定為科技賦能的優秀案例;龍潭居委聯合多部門,推動解決凱瑟薇庭、鉑派酒店與無雙小區共用雨污水管導致的雨污混接整治難題;恒盛居委“三駕馬車”協同發力,完成恒盛二期垃圾投放點優化提升,實現從“痛點”到“亮點”的轉變。
物業人員通過無人機開展巡查
為確保物業服務始終保持較高水平,街道還制定了《金海街道物業服務基本標準》,將“五保”服務事項細化為68項,讓物業服務有“標”可依。同時建立多元化的監督考核機制,一方面,邀請居民參與監督,通過問卷調查、線上評價、線下座談會等形式,廣泛收集居民對物業服務的意見和建議,并將居民滿意度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另一方面,加強對物業企業的日常監管,對于表現優秀的物業企業,街道給予表彰和獎勵,激勵其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對于服務不達標的企業,則采取約談、限期整改甚至清退等措施。
未來,金海街道將繼續深化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工作,持續完善治理機制,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廣泛凝聚各方力量,努力打造黨建引領、管理規范、精品服務、公開透明的物業服務金海樣板,讓每一個小區都成為居民安居樂業的溫馨家園,在黨建引領的道路上持續書寫基層治理的精彩篇章。
報送:沈佳峰(金海街道)
編輯:夏陽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