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次講座是天地生人學術講座第1500講,北京中醫生態文化研究會第203講
圖源網絡侵刪
報告人簡介
周永琴,當過知青,參過軍,干過公安,參與過《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保密編輯工作……人生經歷、閱歷豐富多彩。1983年底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最終成為了一名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人文學者、文化研究者和社會工作者。
曾受聘擔任首都師范大學女性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1994年被全國婦聯評選為“首屆全國教子有方十佳”母親,從此開啟了家庭教育,青少年學業、就業、創業+青春期戀愛交友,以及婚姻家庭研究、教育的社會工作,先后應邀在中央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空軍陸軍部隊、大專院校、城市和鄉村的中小學家長課堂等,講授相關課程上千場。2000年,在人民大會堂的全國家庭教育大會上,做了《21世紀的孩子需要什么樣的父母?》的重要發言;2008年,被北京市東城區提名為“感動東城人物——在代溝上架橋的人”;2015年,在首都圖書館舉辦的“社科大講堂”講授了《給網絡微信時代的家庭教育支招》,廣受歡迎和好評。先后發表的主要文章有:《家庭教育,為孩子的人生奠基》、《助輕舟越過萬重山》、《教孩子給愛畫個圓》、《如何應對時代巨變中的家庭教育難題?》等等。
在劉長林老師引薦下,于1999年走進天地生人講座的大課堂學習至今,受益匪淺。現任北京市中醫生態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報告內容簡介
一、常言道:“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是在為孩子的人生奠基。不同家庭的不同生活方式,家庭教師的不同思想觀念和行為舉止,不僅體現了家庭教育者的教育水平,而且無聲地影響、改變和決定著孩子的成長軌跡與人生命運。
二、筆者參與中國當代家庭教育事業31年(1994-2025),深切感受到了當代家庭教育在時代、社會的急劇變遷中的辨、辯、變。
1、中國當代家庭教育三階段之“辨(別)”
2、中國當代家庭教育曲折發展之“辯(解)”
3、中國當下的家庭教育如何應對數字時代的顛覆性“變(化)”
報告詳情
騰訊會議:938-6653-5739
— 主持 —
孫惠軍
(天地生人講座組織者)
— 組織 —
劉軍霞,陳美琴,王仕豪
宋正海,賀兆星
馬漳強,楊云飛
— 時間 —
2025年7月6日(周日)
9:00—11:00
— 地點 —
北京市海淀區
中關村北大街178號二樓205
— 路線 —
1、地鐵4號線中關村站東北口出向北行過天橋東北口20米,淺米色大門進去上二樓左轉)
2、乘公交307、450、613、26路中關村北站
大家注意戴好口罩、
洗手消毒并最好自帶水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