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在奧地利修建新的數據中心》
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在奧地利開設了三座新的數據中心,形成了一個“云區域”,并投資了約10億歐元。這些數據中心位于維也納南部的施韋夏特、阿肖和弗森多夫附近,具體位置出于安全原因未公開。目前,這些數據中心已經投入運營,但僅與選定的測試客戶共同使用。微軟奧地利總經理赫爾曼·埃爾拉赫表示,這些數據中心將于8月正式上線。奧地利數字化國務秘書亞歷山大·普羅爾認為,這些數據中心的建立對奧地利和歐洲的數字主權做出了貢獻。他指出,盡管數據存儲在美國企業手中,但這并不矛盾,奧地利可以利用美國的技術,同時保持自主決策能力。他還強調,奧地利需要緊跟人工智能這一新興技術,并將其視為一種機遇。然而,這些新的微軟數據中心并非專門針對人工智能開發,而是提供易于使用且易于訪問的服務,特別是針對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可以避免投資自己的IT硬件,并通過云服務快速擴展業務。微軟對數據中心的性能和能耗保持低調。目前最大的數據中心功率在20到30兆瓦之間,微軟的三個數據中心至少達到這一水平,但不會超過兩位數兆瓦的范圍。與用于人工智能應用的高性能處理器不同,微軟數據中心的芯片采用空氣冷卻而非液體冷卻。
《奧地利血液儲備形勢依然嚴峻》
奧地利的血液儲備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在醫院中,每90秒就需要使用一次血液制品,而為了在夏季確保患者得到充分的治療,需要儲備1.5萬單位的血液。然而,目前仍然短缺超過5000份血液捐贈。奧地利內政部長格哈德·卡納(?VP)、聯邦警察局局長邁克爾·塔卡斯以及奧地利紅十字會秘書長邁克爾·奧普里西格于周一呼吁民眾積極參與獻血,并且他們本人也親自參與了獻血活動。奧普里西格指出:“血液是最重要的急救藥品,對于許多醫院中的患者來說,它是至關重要的救命物資。”在周一上午于聯邦刑事警察局舉行的獻血活動中,超過100名警察和刑事警員捐獻了血液。然而,血液目前仍無法人工合成,并且其有效期僅為42天。奧地利每天需要1000單位的血液,而夏季是血液采集的困難時期。許多獻血者在度假,假期結束后,由于前往瘧疾等風險地區旅行,許多人需要暫停一段時間才能再次獻血。此外,炎熱天氣下的獻血活動參與度也較低。然而,手術、緊急情況以及慢性病患者的治療都需要更多的血液,目前缺口仍超過5000份。
《奧地利?GK 推出計劃醫療運輸免賠額》
從2025年7月1日起,奧地利健康保險基金(?GK)將對計劃性患者運輸引入自付額。這一新規定旨在確保醫療服務的長期可持續性,并更好地管理不斷增加的運輸服務數量。根據新規定,患者如果不需要緊急醫療護理,而是定期前往接受治療或檢查,例如乘坐出租車或沒有醫護人員陪同的運輸服務,每次運輸的自付額將為7.55歐元。如果運輸需要醫護人員陪同,例如使用擔架或臥位運輸,自付額將增加到15.10歐元。不過,兒童、免于支付處方費的人群以及前往化療、放療或透析的患者將免于支付自付額。此外,每年還設定了28次運輸的上限,超出此上限的運輸將不再收取費用。緊急情況下的運輸,如急救和緊急醫療運輸,將繼續由?GK全額承擔費用。?GK表示,這一措施是為了應對患者運輸數量的增加,明確區分緊急和計劃性運輸,確保資源被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德國通脹率降至2.0%,創年內新低》
德國聯邦統計局6月28日公布的初步數據指出,2025年6月德國通脹率降至2.0%,至年內最低水平。數值低于4月和5月的2.1%,也較年初1月和2月的2.3%有所回落,接近并符合歐洲央行設定的2%價格穩定目標。在歐元區范圍內,5月平均通脹率為1.9%。鑒于通脹持續緩解,歐洲央行自2024年6月以來已累計八次下調利率,將存款利率由4%下調至當前的2%,以提振經濟增長并降低融資成本。德國統計局同時指出,6月物價環比值未變,表明價格壓力繼續減弱。剔除能源和食品后的核心通脹率為2.7%,較5月下降0.1個百分點。細項數據顯示,部分商品價格漲跌分化明顯。北威州數據顯示,咖啡價格同比上漲20%,蘋果和土豆分別上漲8.4%和7.9%,保險費用增長8%。相比之下,燃油價格下降5.2%,成為主要通縮因素之一。盡管整體通脹趨于平穩,消費者在日常消費中仍感受到明顯的價格波動。專家指出,核心商品價格的持續分化或將在未來數月影響消費者信心和市場預期。
《德國零售業銷量大跌》
5月,消費者的不安情緒導致德國零售業的銷售額出現了兩年半以來的最大跌幅。這可能會對整個經濟產生影響。根據聯邦統計局的數據,5月銷售額與4月相比下降了1.2%。 按實際價值計算,即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后,降幅更大,為1.6%。 上一次出現較大降幅是在2022年10月。德國的消費者情緒最近再次惡化。市場研究人員指出,消費者越來越節儉。這種情況目前正在抵消收入前景改善所帶來的積極推動力。研究人員將消費者的行為解釋為持續的不確定性以及缺乏規劃保障的表現。
《伊朗戰后繼續堅持推進核計劃》
德新社20日消息,在伊朗與以色列停火達成后,伊朗方面繼續推進其核計劃。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蓋伊(Esmail Baghaei)20日在德黑蘭重申:“只要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仍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成員國,就有權享有該條約賦予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他同時拒絕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關于重啟對伊朗核設施核查的要求。
伊朗外長拉格齊(Abbas Araqchi)在接受采訪時強調,伊朗不會放棄其在和平框架下進行鈾濃縮的合法權利,并否認有關秘密發展核武的指控。他指出:“我們可以就濃縮純度與規模進行談判,但如果有人說‘你們不準濃縮,不同意就炸你’,那就是叢林法則。”
在伊朗國內,強硬聲音同樣出現。伊朗高級高級神職人員發布宗教意見稱:“任何威脅伊朗總統哈梅內伊的人,在伊斯蘭教法下都應被處以死刑。”盡管未點名,但該言論被普遍認為是針對特朗普此前在社交平臺“真實社交”上的發文。特朗普當時曾稱哈梅內伊是“容易擊中的目標”,并暗示“我們不會現在就干掉他”。
《德國多地因高溫天氣實施水資源管控》
《世界報》30日報道,根據德國氣象局預測,本周中氣溫將飆升至39攝氏度,森林火災風險加劇。同時,德國多地已開始限制居民從河流、湖泊、水井當中取水。例如,在巴符州的比伯拉赫縣(Biberach)、拉文斯堡縣(Ravensburg)、阿爾布-多瑙縣(Alb-Donau)和博登湖縣(Bodenseekreis),當地政府已頒布嚴格的取水禁令,違者將面臨最高1萬歐元罰款。在北威州波恩市,當地居民也被禁止從溪流中取水。此外,勃蘭登堡州、薩安州、北威州其他地區也已實施類似的水資源管控措施。
鑒于持續高溫,德國市政協會敦促各地方政府做好干旱應對準備,并向居民說明供水限制。
《伊朗毛拉威脅特朗普》
伊朗最高什葉派領袖大阿亞圖拉瑟拉茲(Makarem Shirazi)29日宣布美國總統特朗普為“與真主為敵者”。瑟拉茲發布伊斯蘭教令,其中明言任何威脅到以色列總統哈梅內或什葉派高級神職人員瑪爾賈的人,都應被視為 “與真主為敵者”。他們呼吁“全球穆斯林”刺殺美國總統。
據悉,特朗普曾于6月18日在“真相社交”上發文稱,確切地知道哈梅內的藏身之所,但他目前安全。當哈梅內聲稱伊朗贏得了與以色列的戰爭時,特朗普做出充滿憤怒的回應稱:“事實并非如此,哈梅內不應撒謊,他的國家被摧毀了,三個核設施都被摧毀了,而他確切地知道哈梅內的隱身處,但不會讓以色列或美武裝部隊終結他的生命。”瑟拉茲說,任何威脅到伊朗領袖的政權或個人都被視為戰犯。
(歐洲時報中東歐版、德國版 編譯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EuroNew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