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ul Madsen
THEHOST
Poul Madsen(1956年生),丹麥知名工業設計師與企業家。1999年與Jan Andersen共同創立設計品牌Normann Copenhagen。以“Less is more”為理念,推動簡約實用且富有創意的北歐設計,其標志性產品如Block Table和Norm 69燈具暢銷全球,重塑了現代生活美學。
Poul Madsen的哥本哈根公寓宛如一座豐饒的角落,
陳列著大量藝術珍品與精心挑選的設計之作。
沙發為GamFratesi為Gebrüder Thonet Vienna
設計的Targa系列,餐桌出自Gubi,
椅子來自Normann Copenhagen。
華麗的枝形吊燈購于穆拉諾島度假期間,
墻面懸掛Martin Paaskesen與S?ren Seir的藝術作品。
?sterbro 是哥本哈根最受歡迎的街區之一,因其優雅的建筑、迷人的湖景和本地生活氣息而聞名。Poul Madsen夫婦的家就坐落在一棟建于1893年的歷史建筑中,紅磚外立面、裝飾性塔樓與窗外Sortedamss?en湖的視野,構成了這座宅邸最初的魅力,也記錄著丹麥黃金時代的榮光。
沙發為Normann Copenhagen出品,
扶手椅則是Gerrit Rietveld為Cassina設計的經典款,
相比于經典的紅黃藍色配版本,Poul收藏的黑色版本則更為罕見。
比起一般屋主,Poul的專業背景無疑為這座宅邸增添了更高的關注價值。作為丹麥國民設計品牌Normann Copenhagen的創始人之一,他幾乎從零開始將品牌從一個小型設計工作室帶到國際展會的中心舞臺。品牌作品以實驗性材料、利落形態和趣味感十足的產品設計著稱,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穩固的設計粉絲群體。
色彩之間的碰撞與設計的精挑細選,
正是這個家獨特氣質的靈魂。
視覺語言在空間中隨意流動,
處處體現屋主對比例、秩序與自由的精準拿捏。
多年來,Poul一直親自參與旗下品牌產品篩選與品牌展陳,從選品、擺設到展示敘事,對設計語言與生活方式的結合有著天生的敏感度。
占據整層二樓的公寓面積達341平方米,七個月改造中,Poul堅持“向老建筑致敬”的準則:保留原始層高與窗框,僅通過擴大廚房、新增浴室、鋪設淺色木地板優化功能。
窗邊的Roly Poly扶手椅
出自Faye Toogood為Driade設計,
靜置的雕塑作品,營造出如畫般寧靜的空間氛圍。
歷史街區、前衛收藏與每月更迭的野心,在這間百年公寓里碰撞出北歐設計最生動的靈魂:尊重過去,但永不停止創造未來。
推門而入的玄關畫廊,僅是空間敘事的序章。三條動線由此分岔:向左通往餐廚與私密臥室,向右則串聯起家庭辦公室與三重主題客廳。三間客廳風格各異,分別承擔會客、閱讀、靜思等功能。
“書房客廳”設置了整面通高書墻,
陳列著家人的藏書、陶瓷花瓶與雕塑作品。
藍色扶手椅與小圓桌來自Normann Copenhagen,
復刻版的“9602落地燈”由Gubi出品,
原始設計來自Paavo Tynell于
1935年創作的“中國帽”。
墻上掛的是Mathias Malling Mortensen的畫作。
第一間靠窗臨湖,是整個空間采光最好的區域。第二間為Poul私人最喜愛的“書房客廳”,整墻定制書架陳列藝術書籍、雕塑與陶瓷器物。第三間更偏向靜謐內斂的審美調性,空間雖小,但家具精挑細選。
家庭辦公室成為設計美學的濃縮表達。
圖左辦公椅來自Normann Copenhagen,
書桌為Finn Juhl為House of Finn Juhl
設計的Nyhavn系列作品,
搭配圖右Maarten van Severen的真皮扶手椅。
墻上裝飾著Frederik N?belr?d的原作畫作。
餐廚區是家的活力心臟。一張Gubi黑色長餐桌利落地切割開放空間,無縫串聯Boform定制廚房的金屬光澤操作臺與穆拉諾島購回的威尼斯玻璃吊燈下光影流轉的用餐區。
這里是全家早餐據點,亦是深夜派對中心——擴大后的廚房讓烹飪煙火氣自然融入藝術日常,丹麥綠大理石臺面與窗外歷史磚墻形成新舊對話。
廚房空間采用Boform定制系統,操作臺上方懸掛的是
Giopati & Coombes的Flauti系列吊燈。
餐桌與座椅均來自丹麥設計品牌Normann Copenhagen,
營造出現代北歐式的輕盈氛圍。
臥室區延續極簡語匯。三間臥室統一以淺木地板與純白墻面為背景,鋪陳出柔和的基調。主臥可俯瞰街道立面,搭配Vico Magistretti為Fritz Hansen設計的Carimate椅子,靜謐又不失設計感。
主衛空間也暗藏詩意:臺階托起Agape獨立浴缸,海綠色天花板呼應淺灰大理石紋理,泡澡時抬眼可見歷史建筑的塔樓尖頂劃過天窗框出的云影,將歷史景致引入靜謐時分。
浴室空間充滿藝術感。Agape浴缸被安置在臺階上方,
海綠色的天花與飾邊,與淺灰大理石紋理互相映襯。
窗邊的雕塑來自尼斯的跳蚤市場。
女兒Wilma的房間也保持輕松活潑的語調,融入Normann Copenhagen的柔軟家具。
Poul并不認為家是靜態的。“我們不斷移動、替換、調整,從來不會為某種‘定局’而妥協。對我來說,家的狀態應該如同品牌展廳一樣,充滿生命力。”
Favela椅出自Campana兄弟之手,
是一件真正的設計收藏品。
作為Poul最鐘愛的藏品之一,
它見證了他對前衛設計的執著與熱愛。
作為一名從設計產業中走來的生活實踐者,Poul的收藏趣味也極具識別度。他的藝術收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隨著旅行、合作與展覽逐步積累而成。
這些精心布局的作品,在極簡背景下化作跳動的音符,既涵蓋致敬經典的大師簽名作——如Gerrit Rietveld為Cassina設計的紅藍椅(靈感源自蒙德里安)、Vico Magistretti的Carimate椅,也大膽擁抱新生代宣言:Elena Salmistraro為Bosa設計的怪獸陶瓷花瓶、GamFratesi顛覆傳統的Targa沙發,共同編織一部鮮活的北歐設計演進史。
主臥室采用柔和色調,透過窗戶可俯瞰哥本哈根老城的屋頂。
窗邊椅子是由Vico Magistretti為
Fritz Hansen設計的Carimate系列。
這些藏品從不被“供奉”在角落,它們是生活的一部分。Poul夫婦每日與之共處,孩子在其中成長,朋友在其間留影——這份可親近、可觸摸的藝術生活,是“設計主理人之家”的真實注腳。
對Poul而言,設計不是風格,而是一種持續實踐的過程。“七個月改造只是起點,家應該永遠‘未完成’。”他不以“完美家居”作為目標,而愿意以“進行中”為理想——讓空間呼應自己、回應生活。
攝影 | Johanna Lehtinen
文 | Maria Chiara Antonini、Kissa Casta?ed
翻譯 | 唐能
編輯 | 李凌云
新媒體編輯|kahn
設計 丨 Darki
新媒體助理|可兒、孔鈞達
你的家是不是也總想大改造?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曬出你最瘋狂的改造操作、家具混搭,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羅馬建筑師爆改文藝復興時期宮殿,住進不銹鋼打造的未來感之家
在斯德哥爾摩百年公寓,看藝術世家上演創作與育兒“雙重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