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國道慈溪南段
2025年4月23日通過評審,進入全面施工準備階段。2025年3月31日完成63戶集體土地房屋征收簽約清零,涉及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計劃2025年三季度啟動土建施工,同步推進管線遷改及保通道路建設。通蘇嘉甬高鐵立交:下穿高鐵橋樁基首樁施工已于2025年4月14日完成,采用綠色泥漿循環系統減少生態影響。建設周期36個月,預計2028年底建成通車,與228國道慈溪北段同步實現全線貫通。2026年底完成橋梁主體工程,2027年啟動路面及附屬設施施工。
高架主路與地面輔路復合設計,采用“高架主路+地面輔路”形式,均設雙向六車道,高架主路兼顧城市快速路功能,地面輔路服務區域交通。高架橋采用預制拼裝工藝,提升施工效率30%,減少對沿線居民干擾。通蘇嘉甬高鐵立交:下穿高鐵線路,實現與慈溪高鐵新城的快速銜接,未來可換乘市域鐵路至余姚、寧波主城。陳山互通:連接余慈界區域,服務橫河鎮工業區及現代農業園區物流需求。
總投資額:約23.4億元,其中慈溪段占比約85%(約19.9億元)。橫河鎮:惠及沿線8個行政村,服務人口約5萬,服務橫河鎮軸承制造、塑料加工等產業集聚區,降低物流成本25%。縮短慈溪至余姚、前灣新區車程至15分鐘,推動塑料原料、軸承產品跨區域流通,預計年增產值15億元;串聯鳴鶴古鎮、五磊山景區,配套旅游交通接駁設施,預計年增游客量80萬人次。橫河鎮至慈溪高鐵站車程從30分鐘縮短至10分鐘;替代臨水臨崖路段,消除原329國道事故高發段隱患。
228國道慈溪南段是前灣新區、慈溪、余姚三地縱向互聯的核心通道,總投資23.4億元,2028年通車后將實現:構建“半小時交通圈”,日均通行能力提升至2萬輛次;服務橫河鎮工業集群,推動長三角產業協同發展;創新高鐵下穿施工技術,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干擾。
228國道慈溪北段
2025年5月7日完成高架橋首件蓋梁混凝土澆筑,橋梁主體施工全面提速。1標段已完成220根樁基施工,計劃2025年底前完成550根樁基。弱電遷改已于2025年4月30日提前4個月完成,電力、燃氣等管線遷改同步推進。進入高架橋承臺、墩柱澆筑及保通道路修筑階段,計劃2026年上半年完成土建主體工程。總工期48個月,預計2028年底建成通車,與慈溪南段同步實現全線貫通。2026年底完成橋梁主體,2027年啟動路面及附屬設施施工。
高架橋+地面復合道路,全長8.61公里,采用“高架主路(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80km/h)+地面輔路(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60km/h)”形式。高架橋采用預制拼裝工藝,提升施工效率30%,減少對沿線居民干擾。城市北環樞紐互通:連接現狀城市北環,實現與慈溪主城區快速銜接,日均通行量預計超2萬輛次。通蘇嘉甬高鐵下穿立交:創新采用“全封閉、零排放”泥漿循環系統,實現高鐵線路零沉降保護,為國內首例同類工程,周滸公路樞紐互通:預留與中橫線快速路銜接條件,未來將形成余慈地區“十”字交叉快速路網。
總投資額:約61.7億元,其中慈溪北段(城市北環至周滸公路段)投資約23.4億元。沿線鄉鎮:庵東鎮、宗漢街道、崇壽鎮,惠及10個行政村,服務人口約15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庵東濱海工業區,改善大宗貨物運輸條件。縮短前灣新區至慈溪城區車程至15分鐘,推動塑料、軸承等產業跨區域協作,預計年增產值20億元。分流329國道及杭州灣跨海大橋南接線30%車流量,年降低物流成本超1.5億元。宗漢街道至高鐵站車程從25分鐘縮短至8分鐘;替代原S309臨水臨崖路段,消除事故隱患,惠及沿線6萬居民。
228國道慈溪北段是前灣新區、慈溪、余姚三地縱向互聯的核心通道,總投資61.7億元,2028年通車后,構建“半小時交通圈”,日均通行能力提升至3萬輛次;服務高新技術產業,預計年增綜合效益超15億元;創新高鐵下穿技術,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干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