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經常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那么自己到底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修行,就是在世俗中修靜、修口和修心,是勇敢地面對現實挑戰自我的過程。
一、修靜
所謂“修靜”,不是說找個安靜的地方獨自待著,也不等于簡單地擁抱自然親近自然,那只能算是逃避現實歸隱田園。
沒有外界的紛紛擾擾磨練心智,沒有俗人俗事糾纏干擾自己,怎能獲得成長、怎樣提高心性?
一個人獨處時不發脾氣非常容易,也能活得輕松自在無憂無慮,看似超脫世俗、不受外界影響。
但是自己一旦再次回到社會,還是容易生氣發火,不會有效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緒,請問修行的成果哪里去了?
因此這樣不叫修行,只是沒人惹你罷了,你是給心靈放了個假,沒有任何本質上的進步提高。
修靜就是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進行,不去在意別人的說三道四,不被功名利祿所迷惑誤導,內心保持清醒堅守寧靜,達到無他無我的狀態,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給自足。
做到徹底屏蔽外界毫無意義的聲音,保持定力不被干擾,專注于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當你真正靜下來以后,才能做什么都事半功倍,才是真正的找回自己。
二、修口
正所謂“禍從口出”,很多時候一個人的諸多煩惱,歸根結底都是自己那張嘴惹的禍。
比如有的人喜歡爭辯喜歡抬杠,有的人個性張揚喜歡表現自己,還有的人說話總是不經過大腦,這樣的人在人際交往中經常碰壁,很難過好這一輩子。
而修口就是要學會閉嘴,你要知道自己其實改變不了什么,不要沒事找事自尋煩惱。
別人的事與你無關,人家自會處理,你又何必妄作小人招人厭煩?
況且我們不要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別人無法解決的問題,你又何德何能能夠處理好?
一個人說得越多錯得越多,不說對大家反而都好,適當保持沉默才能少生事端。
很多事情看破不說破才是涵養,那樣別人才能穩定踏實地一步步成長起來。
管住自己的嘴,鋒芒畢露不是好事,修口亦是修德。
三、修心
一個人的所有修行,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修心,都是對心靈的考驗和磨練,都是在改變培養一顆強大的內心。
任何外界事物都只是表象而已,時刻都在發生變化,在你的世界里來來回回。
它們既存在于你的世界,也不存在于你的世界,一切都是由你自己掌控。
我們可以選擇拿起,也可以選擇放下,這些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而不是取決于別人。
很多時候自己之所以感覺累,就是因為自己給自己添加了太多壓力,其實自己并不需要那么多,都是欲望在作祟。
修心更多的就是學會放下,人生除生死之外沒有大事,所有經歷都只是體驗而已,過去了也就過去了。
不要盯著別人的缺點看,也不要和任何人去攀比,把關注點主要放在自己這里。
沒有任何人或事能夠束縛控制你的心,你要做個自由自在的獨立人。
修行之路,就是修靜、修口和修心。
修靜,保持內心的寧靜,屏蔽無關的聲音;
修口,克制表達的欲望,積蓄明智的見識;
修心,給心靈以自由,提高人生境界。
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人類是那么卑微渺小,很多事情自己根本無法控制,你若不去主動改變,生活也會把你摧殘。
修行,適者生存,適者才能夠成為強者,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