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崔桂忠
近日,重慶市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帶頭下館子就餐,并表示“今天這兩桌我來請!我們要帶頭消費,帶領消費”,并曬出了請客菜單和1100元的付款賬單。這一消息迅速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為高書記的行為點贊,認為這才是真正落實八項規定,為餐飲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自掏腰包的賬單、市井餐館的煙火、主動出鏡的坦然,這場被全網置頂的“工作餐”,實則是一堂生動的執政哲學課。網友通過支付記錄截圖確認,這確是一筆來自私人賬戶的消費,讓這場舌尖上的示范更具說服力。
中央八項規定劍指"舌尖上的腐敗",絕非禁止干部體驗市井生活。但在某些地方,反“四風”異化為反“吃飯”,“禁酒令”曲解為“避嫌令”,導致干部對正常消費噤若寒蟬。這種“懶政思維”用“政治正確”掩蓋能力匱乏,就像用推土機除草——看似斬草除根,卻讓良田寸草不生。歷史與當下的呼應絕非偶然:1934年延安,毛澤東在老鄉家吃糙米飯時堅持按價付糧票;1992年南巡,鄧小平在深圳大排檔夾起的每一口炒粉,都成為改革開放的生動注腳。共產黨人的餐桌政治始終遵循一條鐵律:紀律的底線是公權公用,而非隔絕煙火。
高洪波的“兩桌飯”之所以刷屏,正因他踩中了“紀律執行的溫度公式”:真正的紀律敬畏=剛性底線(禁止公款奢侈)×柔性智慧(允許民生融入)。據商務部2023年5月數據顯示,全國餐飲業復蘇率僅為疫情前同期的82%,而榮昌通過"官員帶頭消費-提振商戶信心-媒體傳播放大-游客慕名打卡"的傳導鏈條,使鹵鵝相關產業營收逆增40%。當其他地方還在糾結"干部能不能下館子",榮昌已用實踐驗證:1萬市民每周多消費100元,就能為小微商戶創造百萬級的生存空間。
正如社會學家盧曼所言“信任是簡化復雜的機制”,這頓工作餐正是信任生產的具象化實踐。在短視頻時代,群眾需要的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清官神話,而是“能在街頭偶遇”的真實官員。高洪波搶單的鏡頭,比一萬份政策文件更能兌換民心。從“節假日停車場免費”到“機關食堂開放”,從“鹵鵝產業專班”到“書記直播帶貨”,他的“下館子”不是孤立作秀,而是整套“煙火經濟組合拳”的點睛之筆。這種將個體示范融入系統治理的思維,才是破解“紀律與民生”困局的關鍵。
紀律不是將干部束于高閣的真空包裝,而是讓權力在陽光下散發煙火氣的透明廚房。榮昌的實踐證明:真正的八項規定,從不會讓公務員變成“圣人”,而是讓權力回歸服務民生的“凡人”。前者在文山會海中消耗公信力,后者在鍋碗瓢盆里重建信任基石。那些將“禁酒令”執行成“禁足令”的地方,本質是用懶政思維制造新的形式主義,比違規吃喝更傷民心。
當更多官員能坦然走進街邊小店,點一份鹵鵝、掃一次付款碼,八項規定的基因密碼便在這“掃碼”與“點贊”之間完成了代際傳承。這升騰而起的人間煙火氣,正是中國治理現代化最溫暖、最堅實的注腳——它告訴我們,最好的作風建設,永遠生長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
☆作者簡介:崔桂忠,曾任某部隊政治委員,海軍上校軍銜。現任大連市旅順口區委辦公室二級調研員。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