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米媛
6月26日,國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氣發展規劃重點項目——西氣東輸四線(吐魯番—中衛)甘寧段成功投產。甘寧段管道長1162公里,管道沿線地質條件復雜,生態異常脆弱,近70公里管道橫貫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寒暑溫差可達80攝氏度,年蒸發量是降水量的800多倍。國家管網集團強化科技賦能,克服復雜自然條件帶給工程建設的多重考驗,全力守護荒漠中的能源“動脈”。
近日,在國家管網集團甘肅公司舉辦的“看管網 進站場 亮品牌”媒體開放日活動現場,機器人與特種裝備組成的“管道衛士”一一亮相,正是這些尖端科技裝備日夜守護著橫貫大漠的能源“動脈”。
“看管網 進站場 亮品牌”媒體開放日活動現場裝備展示區。人民網記者 米媛攝
在裝備展示區,五款特種車輛組成機動投送平臺陣列。被稱為“陸地坦克”的履帶運輸車載重5噸的同時還能在沙沼中如履平地,與工程搶險車、全地形叉裝車等構成完整救援體系,突破地形枷鎖實現搶修力量“閃電”投送。四足機器人馱載40公斤物資以20公里時速穿越復雜地形,更可搭載氣體檢測模塊深入險境;人形機器人配備3D激光雷達與12自由度關節,在管道間靈活穿行。“我們使用的防爆手套能夠精準緊固0.1毫米級螺栓,讓高危作業實現‘人機分離’。”國家管網集團甘肅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看管網 進站場 亮品牌”媒體開放日活動現場裝備展示區。人民網記者 米媛攝
為進一步提升巡檢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國家管網集團甘肅公司整合多種智能感知技術打造智慧管道綜合管理平臺,解鎖“風險全面感知、數據智能分析、報警自動聯動、應急輔助決策”的智慧巡檢新范式。在應對山地、高原等復雜地形搶修時,邊坡雷達監測預警系統、便攜式盤車設備、高原氧艙等裝備大顯身手。高原氧艙模擬平原富氧環境,保障人員健康與作業效能。“空天地一體化智能防控”系統通過智能視頻監測、多旋翼及固定翼無人機等構建立體防護網,實現全方位感應、全區域管控,異常預警、查證和處置效率顯著提升。
“看管網 進站場 亮品牌”媒體開放日活動現場裝備展示區。人民網記者 米媛攝
能源穩供應,管網惠民生。國家管網集團甘肅公司自2024年3月成立以來,不斷推進數字化轉型,現已建成多個智能站場,實現設備遠程診斷和智能化管理。目前,該公司管理甘肅、青海境內西氣東輸一二三四線、澀寧蘭線等52條油氣管道,總里程11841公里,庫容286萬立方米,年輸送天然氣超1100億立方米、原油3500萬噸、成品油2700萬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