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出現了感冒、咳嗽的癥狀,一周后逐漸好轉,但是咳嗽卻持續了3周之久,一直沒有得到緩解。
久咳不愈該如何緩解?一張非常有名的“萬能”經方就是解決久咳的關鍵。
中醫有一個理論,太過苦寒或者太過熱,就容易“關門留寇”,風寒或者風熱之邪祛不干凈。
想要有效緩解咳嗽癥狀、對癥下藥,首先要辨別屬于哪種類型的咳嗽。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科專家丘保潤表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風寒咳嗽
癥狀:冬季以風寒咳嗽為主,多由風寒之邪侵襲,內郁肺氣,肺衛失宣而引起,主要表現為咳嗽,痰稀薄白,咽癢,常伴鼻塞,流清涕,噴嚏頻頻,惡寒頭痛,肢節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等。
二、風熱咳嗽
癥狀:咳嗽不爽或咳聲重濁,吐出的痰黏稠、顏色黃,有少量血絲,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濁涕;或伴發熱,頭痛,怕風,微有汗出;舌色紅,舌苔薄黃,脈浮數。
三、風燥咳嗽
癥狀:惡風、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干,咽干痛,喉癢,聲音嘶啞,春秋加重。舌淡苔干少津,脈浮細。
四、痰熱咳嗽
癥狀:咳嗽痰多色黃,痰液黏稠而難以咳出,有些患者甚至呼吸急促,喉嚨中有痰鳴聲;或伴有發熱口渴,煩躁不寧,尿量短少、尿色黃,大便干結;舌色紅,舌苔黃膩,脈濡數。
五、痰濕咳嗽
癥狀:咳嗽痰多,痰液白而稀,喉嚨間有漉漉的痰聲,胸悶,胃口不好,神情困倦;舌色淡紅,舌苔白膩,脈濡數。
六、氣虛咳嗽
癥狀:咳嗽反復不停,特別是清晨,痰白而稀。面色蒼白,容易無故出汗,怕冷,呼吸時氣短,懶得說話,說話聲音較輕,吃東西沒有味道;舌色淡紅,舌旁邊有牙齒印痕,脈弱。
七、陰虛咳嗽
癥狀: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渴,咽干,喉癢,聲音嘶啞。到了午后,覺得身體潮熱或手足心熱,盜汗;舌色紅,舌苔少或可見地圖樣的花剝苔,脈細數。
既然外感久咳與邪入少陽密切相關,從臟腑而言涉及膽與三焦,故治療當和解少陽,疏利三焦。
小柴胡湯為少陽之主方,方中柴胡疏解少陽經中邪熱,黃芩清瀉少陽膽腑邪熱,柴胡、黃芩合用,經腑同治,使氣郁得達,火郁得發;半夏配生姜,和胃降逆,散飲祛痰;人參、甘草、大棗相配,扶中益氣,助正抗邪,該方辛開、苦降、甘調,歷來被作為和解少陽之經典方劑。
小柴胡湯同時亦具疏利三焦之能,《傷寒論》明言:“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張令韶注釋說:“不大便者,下焦不通,津液不得下也;嘔者,中焦不治,胃氣不和也;舌上白苔者,上焦不通,火郁于上也,可與小柴胡湯,調和三焦之氣,上焦得通而白苔去,津液得下而大便利,胃氣因和而嘔止,三焦通暢,氣機旋轉,汗出而解也。”可見小柴胡湯具有疏利三焦之功。
正由于小柴胡湯既能和解又兼疏利,以此治療咳嗽切合外感久咳、邪入少陽之病機,因此諸如胡希恕、陳瑞春等傷寒醫家皆有應用小柴胡湯治療咳嗽的治驗。
醫案
女性,46歲,咳嗽1個月。
刻癥:咳嗽,陣發性咳,少痰,口干口苦,納差,干嘔,無發熱,無惡寒,二便正常,舌淡紅,脈細弦。
六經辨證:少陽陽病。
擬方:小柴胡湯加味。
柴胡24克,黃芩10克,半夏20克,生姜6片,黨參10克,炙甘草10克,杏仁15克,桔梗10克,五味子10克,枇杷葉10克,3劑。
結果:吃完3劑,告知,咳嗽好轉,口干口苦好轉,整個人自然舒適了許多,無不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