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俄羅斯空降兵第104師的戰靴踏入蘇梅州土地時,克里姆林宮的戰略地圖上又添了一枚血色棋子,隨著5萬俄軍精銳在烏克蘭北部撕開新戰線,普京那句整個烏克蘭都是俄羅斯的政治宣言,正通過重型噴火坦克的轟鳴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場現實。
莫斯科的軍事決策層顯然從庫爾斯克攻防戰中汲取了關鍵經驗,當國際視線聚焦頓巴斯絞肉機時,俄軍突然將第40陸戰旅、第83空降旅等王牌部隊北調,這支由空降兵、海軍陸戰隊和機械化部隊混編的作戰集群,在蘇梅州邊境150公里寬的戰線上,實施了教科書式的閃電突擊。
在此次攻勢中,俄軍呈現出三個顯著特征,首先采用無人機加遠程炮兵的立體打擊體系,日均投射炮彈量突破4萬發,其次利用電子戰優勢壓制烏軍指揮系統,導致烏軍總參直屬的2個機械化旅陷入各自為戰,最重要的是,俄軍首次將安全緩沖區概念轉化為了實際戰術。
當烏克蘭部隊從庫爾斯克撤回時,迎接他們的不是預設防線,而是裸露在無人機監控下的簡易戰壕,某機械化營在48小時內遭遇23次柳葉刀無人機襲擊,60%的裝甲車輛尚未投入戰斗便已損毀。
普京5月簽署的《邊境安全特別法令》,絕非簡單的防御性政策,蘇梅戰役揭示的緩沖區戰略,實則是攻防轉換的精妙設計,從戰術層面看,俄軍需要消除烏軍對別爾哥羅德、庫爾斯克等邊境州的威脅,據統計這些地區遭受的跨境襲擊同比激增280%,但從戰略視角觀察,控制蘇梅意味著俄軍北線部隊距基輔僅剩260公里,較開戰初期縮短了三分之一的路程。
如今炮兵部隊已能覆蓋蘇梅州60%的重要交通節點,這座曾經的后勤樞紐城市,如今75%的鐵路編組站處于俄軍火力控制之下,更值得關注的是,俄軍在此方向投入的伊斯坎德爾導彈旅,其射程已能威脅烏軍在切爾尼戈夫的彈藥儲備中心。
面對俄軍的多點突破,基輔的應對愈發捉襟見肘,烏軍總參被迫將最后的戰略預備隊,第3空中突擊旅、第5獵兵旅投入蘇梅戰場,這直接導致頓涅茨克方向的防御出現真空,烏軍炮兵日均反擊頻次已降至不足400次,暴露出嚴重的彈藥短缺。
而俄軍在前線部署的柳葉刀3M無人機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4倍,這種非對稱消耗直接導致烏軍精銳部隊的日均傷亡數字,攀升至開戰以來最高水平,正當烏軍急需補充戰力時,西方軍援卻出現危險信號,美國國會擱置的600億美元援助法案,已導致數十萬枚炮彈滯留波蘭港口,這種背景下,普京在圣彼得堡經濟論壇的講話顯得意味深長,特別軍事行動正進入新階段,在軍事上建立穩固防線,在經濟上消耗西方援助,在政治上迫使烏克蘭回到談判桌。
俄烏戰場的天平正在發生不可逆的傾斜,不是向著停火協議,而是朝著更深刻的地緣版圖重構,好了,本期視頻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