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陽稿》八卷,首二卷為詩歌,后六卷為文章。明末佛山高明區懷瑞在當陽任職期間,鑒于當陽的歷史地位與現狀,創作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表達人文關懷的詩作與文章,這些作品后來被整理成《玉陽稿》。
手披銀漢浣秋光,謾說天家歲月長。
湘浦幾年思帝子,方城今日見賢王。
高臺獵火云中映,東壁圖書酉穴藏。
王榻每咨湖海士,不堪樽俎接清狂。
遼王系的郡王:長陽王、巴東王、潛江王、宜都王、松滋王、宜陽王、湘陰王、衡陽王、應山王、宜城王、枝江王、沅陵王、麻陽王、衡山王、蘄水王、肅寧王、長垣王、光澤王、廣元王。
《秋夜宴光澤王府中》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秋夜受邀參加光澤王府的宴會,所見所感,以及內心的思緒。以下是對這首詩的白話文解釋:
我輕輕地掀開如同銀河般的簾幕,讓秋天的月光灑滿屋內,人們常說皇家歲月漫長無盡。想起湘水之濱,我多年思念著那位帝子,而今天,在這方城之中,我有幸見到了賢明的王爺。
高臺上,獵獵的火光在云霧中映照,如同天邊的霞光;而王府的東壁,藏書豐富,酉穴中更藏著珍貴的典籍。王爺常常在榻上咨詢湖海之士的意見,我身為其中一員,感到不勝榮幸,但又覺得自己清狂之態,似乎與這宴會的莊重氛圍有些不符,心中不禁有些惶恐。
策府勛名遜不居,暫于花鳥待朋車。
竹林且發阮公嘯,濠上兼忘惠子書。
絕塞豈煩催玉虎,故園頻見解金魚。
憂時久隕瘡痍淚,得聽流云樂有馀。
《孫子嗇中丞招集》以下是對這首詩的白話文解釋:
孫子嗇中丞功勛卓著,但他卻謙遜地不居功自傲,暫時在花鳥之間等待朋友們的到來。在這個集會上,我們像竹林七賢一樣放懷暢飲,發出阮籍那樣的長嘯,又如同莊子在濠水之上游玩時,忘記了世俗的紛擾,連惠施的書信也懶得去回復。
我們身處邊塞,但并不需要頻繁地催促將士們像玉虎一樣勇猛作戰,因為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對和平的向往。回到故園,我常常看到人們身上佩戴著象征榮耀的金魚袋,這讓我深感欣慰。
長久以來,我一直為時局的動蕩和人民的疾苦而憂慮,眼淚都快要流干了。但今天,在這個集會上,我有幸聽到了如流云般悠揚的樂曲,心中的憂愁暫時得到了緩解,感到無比的愉悅和滿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