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飛凡汽車正式發布了2025款飛凡R7和飛凡F7兩款車型。其中,新款飛凡R7共提供了5款配置,官方指導價17.99萬-20.99萬元,限時一口價15.99萬-18.99萬元;飛凡F7則提供了4款配置,官方指導價18.29萬-21.19萬元,限時一口價16.29萬-19.19萬元。
可以看到,與老款車型超20萬元甚至部分達到30萬元的價格相比,2025款飛凡R7和飛凡F7的定價出現了明顯下探。
如此大幅度的價格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飛凡迫切尋求市場突圍的決心。要知道,盡管飛凡背靠上汽集團這顆“參天大樹”,但最近幾年其在新能源市場上存在感并不高,市場表現也并未達到預期。
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2021年,R品牌全年交付了18436輛新車,只完成3萬輛銷量目標的六成。2022年,已經獨立的飛凡全年銷量不足1.5萬輛。2023年,在飛凡F7和飛凡R7兩款車的共同發力下,飛凡銷量大幅增長約為2.1萬輛,但依然不如一些熱門車型的月銷量。2024年,飛凡銷量大幅下探,全年只賣出了7104輛。2025年第一季度,飛凡售出了1130輛,同比減少約57%。
在外界看來,飛凡聚焦的中高端市場是新能源車企的兵家必爭之地,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這一細分市場中,飛凡面臨著比亞迪、極氪、理想、問界、小鵬、零跑等一眾新老車企的圍追堵截。
此外,飛凡自誕生以來,其品牌營銷的主要露出標識經歷了由“榮威R標”-“R汽車”-“R飛凡”-“飛凡汽車”的多次變更,而產品上的品牌標識一直是“R”,頻繁更名也導致消費者對飛凡的品牌認知度較低,也難以與已有較高市場占有率的品牌競爭。據杰蘭路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飛凡的品牌知名度尚不足60%。
還有分析指出,飛凡“舒適”的定位十分模糊。在這個“冰箱、彩電、大沙發”滿天飛的時代,“舒適”標簽很難成為產品的核心優勢,從而也就無法說服消費者為其買單。與此同時,飛凡旗下車型頻繁爆出的品控問題也難言舒適。旗下產品上市以來,關于虛假續航、屏幕黑屏、車頂異響、承諾不兌現等問題的投訴均有案例。
作為一個新興品牌,技術、品控、聲量、口碑等都很重要,而飛凡在這些方面都在遭受考驗。
不僅如此,有媒體指出,造成飛凡如今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和品牌內耗有關。都知道,上汽集團打造的高端品牌不止有飛凡,還有智己。其中,飛凡則聚焦20萬-30萬元中高端市場,智己錨定30萬元以上高端市場,二者在不同價格區間進行錯位競爭。然而,最近幾年這兩個品牌的發展逐漸偏離原定軌跡。隨著智己旗下車型的價格不斷下探,這兩大品牌的定價區間已經開始出現重疊,陷入了“左右手互博”的競爭困局。
孱弱的市場表現,也讓飛凡不斷陷入裁員、降薪、智駕團隊裁撤等負面消息。為了扭轉不利局面,飛凡也曾尋求降價和換電等方式來拉動銷量,不過效果都不是很明顯。最終在2024年10月,上汽乘用車官方宣布飛凡回歸榮威,雙方將加快在渠道、研發、銷售、服務等層面的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煥新上市的2025款飛凡R7和飛凡F7兩款車型是飛凡回歸榮威后最新投放的產品,或將承載著品牌重塑與銷量突圍的雙重使命。
只是,飛凡想要憑借這兩款車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也并不容易。至少目前來看,飛凡的品牌知名度還沒有打開,市場比較基礎薄弱。而且,飛凡旗下產品也沒有核心賣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上述兩款產品是否能給飛凡帶來全新的面貌,就讓市場表現來判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