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嶺南驕陽似火。在封開縣萬畝麒麟李示范基地,一顆顆飽滿圓潤、色如紅寶石的“李中之王”壓彎枝頭,空氣中彌漫著豐收的甜蜜。
李園深處,封開法院法院與工人普及勞動法規。通訊員 吳燦霞 攝
近日,封開縣第三屆麒麟李采摘文旅節火熱舉行。在這繁忙與喜悅交織的豐收場景中,封開法院法官干警的身影也穿梭其中——他們正為這顆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打造一條看不見的“法治保鮮鏈”,確保這份枝頭的新鮮,能以最完美的姿態抵達萬千消費者的舌尖。
上好安全課 算好權益賬
李園深處,頭戴竹笠的采果工指尖翻飛,飽滿的麒麟李迅速落入筐中。豐收季用工密集、工期短,工人的安全和權益保障是產業健康的第一環。
“法官,口頭說好工錢,雇主不認賬咋辦?”工人王伯趁著歇息問道。“摔了碰了,誰負責?”旁邊的李大姐也湊上前,一臉關切。
封開法院法官馮培彬和劉秀平蹲在果樹下,用鮮活的案例把法律條文翻譯成家常話,耐心解答他們的疑問:“你們可以簽個簡易勞務協議,寫清工時工錢,最好每天微信確認或記個賬,雙方都踏實。”“意外險很關鍵,雇主應該買。大家也要注意安全,濕滑路面小心走,工具使用要規范。要是自己有疏忽,也可能要擔點責。”一席話,讓工人們豁然開朗。
法官干警們還現場發放《民法典》《勞動合同法》等宣傳資料,為群眾解答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高頻問題,為豐收季筑牢安全網,算好權益賬。
“法治導航”護航“甜蜜旅程”
從枝頭到千家萬戶,物流是麒麟李新鮮度的“生命線”。在熱火朝天的打包區,一箱箱剛摘下的麒麟李被迅速封裝、貼單,即將發往全國。馮培彬來到物流網點時,老板黎叔正忙得不可開交。
“黎叔,這批果子發哪里呀?”馮培彬一邊“拉家常”,一邊拿起運單細看,隨即敏銳地發現了風險點,“黎叔,您這運單條款,生鮮水果損壞的責任劃分是不是有點籠統?”
隨后,馮培彬立刻圍繞生鮮運輸責任、保價理賠等關鍵點支招:“果子受損,是包裝問題、運輸顛簸還是果子本身嬌嫩?證據要留好,及時和收貨方溝通驗貨!你們給李子上運輸險了嗎?保額多少合適?理賠流程怎么走?這些都要跟果農、收貨方白紙黑字寫清楚,這樣大家都安心。”
一番精細的“法治導航”,讓黎叔恍然大悟:“平時真沒琢磨這么細!我這就去完善協議,果農放心,我們運輸也踏實!”
“法律解憂鋪”守護品牌路
在麒麟李展銷區,果香四溢,游客、采購商絡繹不絕。法官干警們支起“法律解憂鋪”,成了現場另一道風景線。
“法官,采購商看中我家李子了,這合同該怎么簽才保險?”農戶老莫急切地詢問。
劉秀平展開一份購銷合同范本,耐心為老莫“避坑”:“A級果的標準是什么?驗貨時間、付款節點有沒有明確?今年雨水多,法律上叫‘不可抗力’。合同里把遇到天災時的責任分擔寫清楚,日后少扯皮。”
法官干警們還化身為“品牌守護者”和“消費引導員”,向游客普及辨質技巧、維權途徑,提醒果商規范使用商標、誠信經營,共同擦亮麒麟李的金字招牌,營造良好的營商和文旅環境。
從晨曦中枝頭掛滿的“鮮”,到餐桌上唇齒留香的“甜”,麒麟李的甜蜜旅程,每一步都浸潤著法治的用心守護。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封開法院緊扣特色農產品的生長周期與市場脈搏,將司法服務的觸角精準延伸至田間果園、物流節點、交易市場、文旅節慶,以“流動式”“點單式”普法精準滴灌法律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將司法服務的根系深深扎進鄉村產業的沃土。據統計,2024年以來,封開法院已開展涉農普法活動5場,解答群眾法律咨詢78人次,主動摸排糾紛隱患4起,成功調解涉農矛盾2起。
來源:西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