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一趟開往大涼山的火車上,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為來自38個鄉鎮的學生們上了一堂法治課。
據介紹,此次活動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民一庭、人民法院出版社聯合主辦,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鐵路運輸兩級法院承辦。
本次活動來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5633次列車上,法官們和乘坐慢火車上學的同學們一起分享法治故事,通過普法課堂、法治趣味游戲、案例發布、故事分享等多樣形式感受“法治的光”帶來的溫暖和啟迪。5633次列車沿線經過38個鄉鎮,因為沿線眾多學生搭乘上學,也被稱為大涼山孩子們的“校車”,承載著山區學子的求學夢。
成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法官陳曉通過講述真實的案例故事,與學生們分享如何應對學生欺凌和網絡暴力。在法治趣味問答環節,主持人以《哪吒2之魔童鬧海》為切入點,將電影元素和法治知識融合,激發同學們踴躍互動的熱情,并由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余琦法官、成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金旭法官輪流作出解答,在交流中進一步釋明損壞財物責任承擔、姓名權、名譽權等法律要點。
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副局長姬忠彪介紹,2024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托人民法院案例庫建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事例庫正式上線,收錄了最高人民法院等9家單位涉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的優秀案事例。截至6月1日,案事例庫已收錄案事例共239件。
在活動現場,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蔡金芳選取了3個較為典型的案例加以介紹,以案為鑒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樹立行為規則和法治意識。
其中一起案例中,3名未成年人多次持刀強取其他未成年人少量財物,7次作案累計強搶158.5元,被認定犯尋釁滋事罪,判處刑罰。另外,火車上,成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法官陳曉還為學生們講述了“人肉搜索”、“開盒掛人”這兩種新型的網絡暴力違法行為帶來的危害。
據介紹,該“送給孩子一束法治的光”系列未成年人普法活動在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報微博、百家號,人民法院報視頻號,中國法院網快手號、抖音號以及央視法治在線、央視頻、北京青年報等30余家媒體平臺同步播出。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浩雄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