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暑期抗戰大片《南京照相館》發布“罪證曝光”版預告片,并官宣定檔8月2日。
同時,另一部揭露731部隊罪行的戰爭片《731》也將在7月31日上映。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大慶,兩部還原抗戰歷史的大片先后定檔,也為我們內地院線暑期檔定調。
前者揭露南京大屠殺日軍暴行;后者以侵華日軍731部隊在我國東北進行的細菌實驗為背景,演員陣容皆相當豪華,題材十分沉重,且尺度極大。
相信大家都很關心這兩部影片的質量,目前《南京照相館》和《731》都僅發布一款正式預告片,但根據預告片呈現的內容,和相關物料,我們亦可以大體估計其成色。
01.
南京大屠殺發生于1937年12月,13日早晨日軍攻入南京城后,開始了長達40多天的大屠殺,有30多萬軍民死于這場劫難。
早在1995年,吳子牛導演就拍了正面反映這一歷史事件的《南京1937》;其后又有《南京!南京!》和《拉貝日記》,都曾經引起強烈反響。
《南京照相館》講述在淪陷的南京城背景下,一群百姓為了活命,躲進吉祥照相館中避難,卻被迫幫助日軍攝影師沖洗底片,以影像的形式見證和記錄歷史的故事。
以小見大是戰爭片傳統拍法,以小人物角度展開故事,確實非常新穎,也為影像表達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1分31秒的預告片,開頭便是南京保衛戰的慘烈畫面。
日軍集結大批精銳,從通濟門、光華門、雨花臺、紫金山第二峰一線多點同時進攻。
國軍雖頑強堅守,但最后城墻被炸開缺口,日軍第6師團1部突入中華門,畫面中可以看到他們站在城墻上慶祝勝利的場面。
緊接著是劉昊然、王傳君、高葉三位主演登場,劉昊然飾演的平民阿昌和高葉一起坐在車上;
而王傳君跪在地上,脖子上架著軍刀,正面臨斬首生死未卜,切換到遠景是在河邊堤岸上,半邊河水已經被鮮血染紅。
日軍攝像師的鏡頭下,留守南京城的軍人、平民都被五花大綁,正成批被拉去槍決。
還有2名正展開殺人競賽的少尉軍官,正在商量要把“目標”提高到150人,他們正是臭名昭著的丙級戰犯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后于1948年1月28日被執行死刑。
隨著這些照片被沖洗出來,當年日軍犯下滔天罪行的畫面亦映入眼簾。
成車搬運的尸體、婦女兒童的哭喊、被鮮血染紅的河面、日軍用噴火槍燒殺平民的鏡頭,都在刺激觀眾的視覺神經。
還有劉昊然顫抖著的恐懼的臉、高葉面對日軍絕望的眼神、兩人抱在一起的哭戲,都讓人說不出話。
能看出剪輯師的經歷非常老道,短短幾十秒鐘的鏡頭,承載的歷史實在沉重,最后片名出現并定格的畫面,也能引發無盡的遐想。
從預告片來看,影片的尺度非常大,根據以往的經驗,這些鏡頭不一定都能出現在正片中。
但我們還是希望如此揭露真實歷史的電影,能夠盡可能原汁原味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02.
相比《南京照相館》講述的殘酷歷史,電影《731》其實更難拍。
日軍731部隊全名叫“日本關東軍駐滿洲第731防疫給水部隊”,于1932年7月在我國黑龍江省五常縣背蔭河鎮秘密設立細菌實驗場“中馬城”,對外宣稱是“防疫研究室”,實際上是研究細菌武器。
這支部隊起初只有100多人,后來擴充到4000多人,根據日本作家森村誠一在《惡魔的飽食》一書中的描述,共計有3000中國人和朝鮮人于慘無人道的細菌實驗中喪命。
雖然在日本投降前夕,731部隊撤退時為毀滅罪證將工廠炸毀,但仍有鐵的證據證明研究室的存在。
《731》的定檔預告片也只有1分28秒。
陰暗的畫面中出現冰冷的走廊、白色磚墻下絕望哭泣的眾生、紅色燈光下成群抱頭蹲在地上的平民、餐車上的蘋果和雞蛋、手術臺上的柳葉刀、停尸房中等待焚燒的成堆尸體,一切都顯得那樣不真實,令人戰栗不已。
血紅幕布下雖有日軍使用噴火槍,和姜武飾演的王永章反抗日軍的場景,但整體畫面顯得非常克制。
對比去年11月13日官方微博上放出的30秒預告片中抓在手中血淋淋的心臟的血腥鏡頭,這款預告片顯得更加克制,不禁讓人聯想到最終上映的版本是否經過刪剪。
從《731》2021年9月底官宣開機,到預告片和宣傳物料發布,網上對這部影片的關注度一直都很大。
大家議論的關鍵點,也無非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一是對導演趙林山不放心,作為拍廣告出身的70后導演,趙林山此前僅執導過兩部影片。
2012年的古裝片《銅雀臺》由周潤發和劉亦菲領銜主演,豆瓣5.3分,是公認的爛片;2014年的愛情喜劇片《我的前任是極品》豆瓣評價人數不足百人,幾乎無人問津。
如此成績實在拿不出手,很難想象他能拍出一部震驚世人的爆款。但咱也不能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畢竟拍出《流浪地球》的郭帆,此前的3部作品也拿不出手。
或許趙林山導演嘔心瀝血,能把這部戰爭片拍好也說不定。
二是面對一段不能忘卻,又很難再現的歷史,電影會以怎樣的風格來呈現。
此前香港導演牟敦芾曾于1988年推出另一部此類題材電影,是多少80后的童年陰影。作為新浪潮代表性人物,當時牟敦芾是以獵奇和血腥Cult片的思路來呈現。
放在如今37年后的內地院線,當然不能照著之前那部再抄一遍,肯定要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既認真還原歷史真相,又深入刻畫人物,提煉深刻主題,引發觀眾共鳴和思考。
三是從預告片中看到的一些電影的細節處理比較粗糙,讓人擔心影片質量。
比如有日本軍官在藝伎館中談論人體實驗的鏡頭,這就不符合真實的歷史。
因為研究室對外一直宣稱是“關東軍防疫班”,對試驗的細節都是保密的,不可能以如此不嚴謹的態度泄密。
還有日軍的防化服是白色和墨綠色的,不是預告片中呈現的紅色;
真實的四方樓墻面是紅色的,也不是預告片中呈現的簡陋磚墻。
如果這些細節做不到還原,那觀眾對影片的整體質量,也確實會有些不放心。
03.
這些年抗美援朝的影片拍過,反映越戰的影片拍過,抗戰題材的影片卻很少。
原因就在于我們國人對于這段歷史,相比其他時期的戰爭歷史,會投入更多的個人情感和關注度。
假如一部電影不能夠做到認真呈現歷史的原貌,或者在表現的主題上有些偏差,勢必會招來口誅筆伐。
此前陸川導演的《南京!南京!》,就因為以日軍小兵的視角來呈現,并試圖發掘所謂普通日本軍人的“仁慈”,曾招致網友的謾罵。
再說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從好萊塢找到“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擔綱主演,走的是國際大片的路線。
但片中為保“純潔”的女學生的貞操,用“臟污”的青樓女子來代替其向日軍禽獸獻身的情節實在毀三觀,當時也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實際上如今的70后、80后導演,對上個世紀那段抗戰歷史都沒有切身的體會。
只能依靠閱讀大量歷史資料,再以自身對于戰爭的理解,從旁觀者的角度來呈現歷史。這樣的表現手法,就難免會帶著個人的主觀意見。
因此拍攝抗戰題材電影,確實有很大的難度,但越是艱難,越需要努力把它拍好。
7年前,姜文就曾在電影論壇上說過,二戰題材放在全世界都是最應該拍攝的題材,這方面我們中國的電影人做得遠不如洋人那么好。
好萊塢有揭露納粹集中營黑暗歷史的《辛德勒的名單》;有呈現諾曼底登陸的《拯救大兵瑞恩》;有歌頌人性之美的《美麗人生》;有摳歷史細節精確到毫厘的《決戰中途島》,這些優秀作品都讓全世界的年青人都記住了二戰歷史的那些關鍵節點。
相比之下,我們中國目前的抗戰作品還停留在那些漏洞百出的抗日神劇。其題材單一,內容胡編亂造,細節經不起推敲,既不尊重歷史,故事情節又令人生厭。
申奧和趙林山這兩位導演,能以認真的創作態度,拿出《南京照相館》、《731》這兩部作品,對于整個內地電影圈來說都是好事。不管最終在電影院中呈現出來的成色如何,這兩位導演的赤誠都值得肯定。
04.
比較兩位導演以前的作品,曾拍出《孤注一擲》這種爆款的申奧導演還是更令人放心的。從預告片也能看出,《南京照相館》的整體質量應該更有保障。
但《731》自從開機以來,就得到全國影迷的極大關注,在豆瓣2025最值得期待華語電影片單中也排在No.5的位置。
7月底上映當天,《731》的排片估計會比較高,假如它能撐的過首波口碑,那拿到好的票房成績,甚至拿下暑期票房前三也并非不可能。
皮哥當然希望這兩部電影都能取得好的票房成績,同時也希望我們能夠看到更多抗戰題材的好片。抗戰的歷史應該被我們每個中國人牢記于心。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