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評論員 杜宇
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企業的誠信經營和規范運作,然而*ST元成(SH603388,前收盤價:3.54元,市值:11.53億元)近期的一系列問題卻令人擔憂。7月1日晚間,*ST元成公告稱因涉嫌年報等定期報告財務數據虛假披露被證監會立案,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祝昌人也同步被立案。7月2日,*ST元成開盤一字跌停,投資者的利益受到嚴重沖擊。這種情況,顯然不應讓投資者“買單”。
從公司過往情況來看,*ST元成早已問題纏身。2024年6月,公司因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信息披露不準確等問題收到浙江證監局警示函。2025年1月,公司及祝昌人等相關責任人又因違規使用募集資金等問題受到上交所通報批評。此次被立案,無疑是其長期以來亂象叢生的集中爆發,而投資者卻不得不承受由此帶來的損失。
*ST元成作為一家環境綜合服務商,本應專注于生態景觀、綠色環保等領域的發展,但其卻在財務數據披露上屢屢“失真”。例如2024年年報中,公司第四季度營收數據因工作人員疏忽出現錯誤,雖然后續更正稱不存在跨期確認收入等情形,但這種低級失誤已讓市場對其財務管理水平產生質疑。更令人不安的是,公司及其實控人祝昌人還存在未及時披露持股變動信息、參與融資融券業務事項以及被動減持未及時披露等諸多問題。
此外,祝昌人所持公司股權頻繁被司法拍賣,也反映出其自身財務狀況的不穩定。今年以來,其股權已被多次拍賣,且7月還將面臨另一次司法拍賣。若拍賣完成,祝昌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將進一步下降,雖然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暫時不會發生變化,但這種股權結構的頻繁變動,無疑會給公司經營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ST元成的種種亂象,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破壞了資本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公司及其實控人的不當行為,讓無辜的投資者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是基于對市場規則的信任和對公司的合理預期,而不是成為公司違規行為的“背鍋人”。
監管部門對此類違規行為的立案調查,是維護市場秩序的必要之舉。公司及其實控人應深刻反思,正視自身問題,積極配合調查,盡快采取有效措施規范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流程,重建市場信任。同時,投資者服務中心等相關機構也應積極介入,為投資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和維權渠道,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