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良藝 通訊員 曾維秋 韋志娟
今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興賓區法院執行法官譚耀仁在出差途中接到申請人提供的線索,當即通過移動辦公端查閱并確認信息,成功扣押被執行人車輛……
“執行難,贏了官司難兌現”是勝訴方面臨的共性問題,也是法院著力破解的難題。近年來,面對勝訴方的苦惱,興賓法院順應數字法院建設浪潮,構建執行無紙化辦案體系,以制度重構與技術賦能為引擎,開啟從立案到歸檔全鏈條數字化執行之路。
實踐中,興賓法院全面梳理執行辦案系統流程,制定《執行案件無紙化立案規程》《執行案件無紙化工作規程》等配套制度,增設執行案卷管理中心,對紙質卷宗進行統一、規范、集約化管理,案件移交時長由原來3天縮短至1天。
興賓法院打破傳統“一人包案”模式,成立由材料收轉、文書送達、集約查控等專業化協作團隊組成的執行輔助事務集約中心,堅持“統籌管理、統一調配、限時辦結”,減少事務性工作耗時,縮短執行辦案周期。今年6月,在執行被執行人楊某勞務合同糾紛案中,執行法官潘沙城把事務性工作交給輔助事務集約中心,集中精力分析案情,迅速鎖定被執行人隱匿財產,較以往同類案件縮短一半時間。
執行立案窗口完成審查后,執行輔助事務集約中心立即將紙質材料生成電子檔案,同步歸入電子卷宗。執行法官可以在線極速閱卷、標注閱卷筆記、轉換文本模式、查閱關聯案件卷宗等。系統能自動抓取電子卷宗信息,實現程序性文書的自動生成并簽章,非程序性文書通過文書模板一鍵生成而無需重復錄入基礎數據。系統還提供筆錄線上簽名功能,方便當事人線上訴訟。對財產處置,從前期詢價、評估到拍賣均在線上進行,全程透明高效。今年以來,該院執行案件無紙化立案5440件,紙質內容通過技術轉化為電子數據,案卷流轉效率、整體辦案效率、文書編寫效率顯著提升。
興賓區法院一鍵打通溝通壁壘,以線上互動助推“掌上”執行。該院對電子文書實行智能送達,當事人點擊短信鏈接即可查閱、下載,送達記錄實時回傳,全程留痕。通過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當事人還能隨時向法官在線提交財產線索、溝通案件;法官在辦案系統或移動辦公端實時接收材料并在線答復,即便外出辦案也可隨時查閱案件電子卷宗、在線審批文書、上傳現場執行材料。今年3月,申請執行人上海某銀行發現被執行人新的財產線索后,迅速通過平臺上傳線索材料和證據,執行法官呂超松立即采取措施,有效降低了當事人的執行成本。
“庫中”管理,終本結案不清案。該院利用“雙終管理”功能,將終本案件納入“終本庫”進行智能化、集約化管理,解決由于法官崗位變動產生的終本案件后續管理難題。通過在線指定續管人,讓“雙終案件”后續的恢復執行、案款發放、解除失信和限高等事務有人管、管得好。覃某申請執行案在五年前已終本結案,今年4月,續管法官蘇傳招梳理案件發現被執行人有新的財產線索,隨即恢復執行并執行完畢。
興賓區法院還探索“差異化歸檔”模式,即確保電子檔案完整準確,紙質檔案“有什么歸什么”。每個案件結案后,辦案人員在線發起集約歸檔工單,案管中心將電子卷宗目錄自動掛接至歸檔目錄,并對紙質檔案整理裝訂,實現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同步入庫歸檔。
從立案到歸檔的全流程無紙化實踐,既是司法辦案方式的革新,又是數字正義理念在執行領域的生動實踐。興賓區法院這場無紙化的革新,書寫著“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新時代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