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欒海明
7月2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持續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情況。
發布會上,省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于培科介紹,近年來,省交通運輸廳一直致力探索行業監管新模式,在深化分級分類行政執法監管改革中,聚焦優化監管執法效能、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重點從四個方面對交通運輸領域行政執法監管進行創新探索。
一是探索建立交通運輸企業紅黃綠分級分類監管新舉措,提高監管精準度。研究制定了《進一步規范交通運輸涉企行政檢查的若干措施(試行)》,探索涉企檢查新辦法,重點根據交通運輸企業上年度處罰情況和信用評價情況,對企業按照紅黃綠三個等級采取不同的監管方式手段。對紅色等級企業,每季度檢查不少于1次;對黃色等級企業,每半年檢查不少于1次;對綠色等級企業,按照年度5%的比例隨機抽查,實現精準化行政檢查,避免對企業的干擾。
二是探索建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全方位全要素全鏈條監管新路徑,提高監管掌控力。山東是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大省,現有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1116家、駕駛員19.1萬人、車輛9.6萬臺(含掛車)。針對在途危險貨物車輛多、流動性大、傳統現場監管難覆蓋等問題,我們創新設立“魯運通行碼”,自動校驗人、車、企資質,對駕駛員進行信用評價、動態賦碼、分級管理。“魯運通行碼”上線運行以來,全省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超速行駛次數同比下降68%,駕駛員疲勞駕駛時長同比下降56%。此外,我們選取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車輛較多的東營市,探索建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一張網”監管系統,實現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運行軌跡的全程追溯和全域信息把控。
三是探索建立跨領域跨區域協同監管新機制,提高共管合力。重點建立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新機制,業務處室、交通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和執法力量聯合,省市交通質量安全監管機構聯動,打破管理壁壘和層級阻隔。創新執法聯動工作體系,建立省會、膠東、魯南三個跨區域執法協作區,重點時段組織開展集中執法行動;牽頭開展山東、山西、河南、寧夏四省(區)黃河流域執法協作,試點打通執法數據省際壁壘,形成共治共管合力。
四是探索建立超限超載治理新模式,提高執法質效。聚焦違法超限運輸治理難題,加強源頭管理,創新貨物裝載配載源頭追溯機制,全省公布的3000余家源頭單位納入多部門安全生產監管范圍;強化交通公安協同工作機制,推動數據聯通共享;加快推進非現場執法,建成597處遠程監測設施和智能分析平臺,對重點路段過往車輛實現24小時不間斷檢測和線索推送,2024年以來,超限處罰的違法案件無感執法達85%以上。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