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內蒙古錫林郭勒7月2日電 題:牛奶湖成游客新寵 內蒙古加強生態保護
中新社記者 奧藍
盛夏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綠草如茵,一個多月前還人跡罕至的牛奶湖畔,如今已是游人如織。7月2日,太仆寺旗文旅局公布,端午節(5月31日)至今,牛奶湖累計接待游客35萬余人次,單日最大游客接待量5萬余人次。
牛奶湖原名白音查干淖爾(蒙古語,意為富饒的白色湖泊),是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大草原腹地的天然堿水湖。在歷經多次火山活動與地層變遷后,湖底富含碳酸鈣等多種礦物顆粒。這些礦物顆粒在湖水流動過程中被攪起、懸浮,讓湖水呈現出如牛奶般溫潤的色澤。
來到牛奶湖周邊,山線、水線、天際線如水墨線條般將時空隔開,奶白色的湖水漫漫,茫茫草原望不到邊。
今年端午節假期,牛奶湖因自媒體博主打卡視頻而走紅網絡。截至目前,相關視頻總播放量超2億次。牛奶湖游客量因此暴增,最多一天自駕車輛超3萬輛。
6月29日,錫林郭勒牛奶湖玻璃棧道上,游客打卡拍照。這條玻璃棧道是牛奶湖走紅后鋪設的。中新社記者 奧藍 攝
賀丁是太仆寺旗分管文旅工作的政府副旗長,最近每天都駐扎在牛奶湖畔。他告訴記者,太仆寺旗是以農牧業為主的旗縣,常住人口約10萬。牛奶湖的意外走紅給當地文旅產業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為接待能力和旅游產業布局規劃帶來挑戰。
目前,當地正在加強牛奶湖周邊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游服務,還有不少年輕的政府工作人員貢獻了許多有趣方案。一個水龍頭在湖中架起,從里面流出的卻是純牛奶……游客們最為喜歡的就是“在牛奶湖喝牛奶”這一項目,牛奶日均銷量千余杯。
住在附近的牧民牽馬來此從事旅游體驗服務,一個周末能掙上千元人民幣;當地餐飲食品企業也紛紛在這里開店或“引流”;周邊旗縣的文旅部門也帶著他們的文旅服務前來“助興”。
“綠草、藍天、羊群和馬群,錫林郭勒太美了。”游客左春強專程從天津自駕來草原,規劃了約一個月的草原深度游,牛奶湖是第一站。“湖邊不遠處還有牧民賽馬比賽,我第一次見到那樣的場景。”
在保障游客體驗感的基礎上,當地政府部門也著力保護草原生態,所有在湖邊搭建的設施都是臨時建筑,隨時可拆;湖畔陸續鋪設多條道路,并設置導覽,避免過度踩踏草場;對私家車實行交通管制,以防范碾壓草原;將重點生態區域的植被補種和修復等工作提上日程……
同時,每天都有上百名當地志愿者前來維護秩序、撿拾垃圾、提供引導服務等,有時還會為游客提供免費礦泉水。
“我們希望展示出內蒙古大草原風景如畫、好客寵客的形象。目前,這波流量正在輻射周邊地區,這是很好的趨勢。”賀丁說。(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