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開始!”隨著一聲令下,徐匯區楓林街道宛南六村瞬間切換至“應急模式”。高建物業2025年度防汛防臺與消防安全綜合應急演練于日前拉開帷幕。楓林街道、徐房集團相關負責人現場觀摩,這場年度“安全必修課”,揭曉物業365天守護社區的硬核安全密碼。
聚焦“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核心主題,高建物業嚴格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的防汛工作方針。此次演練集結小區維修站與專項服務團隊骨干,以“隊伍拉得出,物資用得上”為實戰目標,力求在模擬險情中錘煉應急處置能力,為居民筑牢安全防線。
高建物業2025年度防汛防臺與消防安全綜合應急演練
精細管理,將安全守護融入365個日夜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實戰項目演練
演練現場,各個實戰項目依次展開:在防火服穿戴演示與試穿項目中,隊員們爭分奪秒,厚重的防護服迅速上身,展現應對火場的第一道“人防”保障。專業人員進行了常用滅火器的講解與演示,從結構原理到操作要點,再到精準噴射,確保每位參與者都能成為初起火災的“撲滅能手”。通過模擬電瓶車起火場景及初期火災緊急疏散與處置,真實演練守護生命線的關鍵能力。小區積水抽排演練,則檢驗了應對內澇的搶險能力。
高建物業日常精細化管理
“安全無小事,我們每年都會舉辦消防演練,全面確保居民安全。”宛南六村物業經理顧超萍表示,小區保安每兩小時一次網格化巡查,手持電筒穿梭樓宇、車棚,用腳步丈量隱患;非機動車停放區秩序井然,充電安全每日必查,物業人員耐心引導、細致排查,將風險扼殺在萌芽階段。“進出請隨手關門”從提示語變成居民共識,清脆的門鎖聲成為樓棟的“安全伴奏”。每月一次的消防器材“體檢”、雨季里的喇叭提醒、臺風天關閉加裝電梯窗戶……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拼湊出社區安全的完整拼圖。
科技賦能,為社區安全筑牢堅實防護網
走進宛南六村,科技感十足的安全設施隨處可見。
煙感報警器
每個單元每層樓均配備兩個煙感報警器,構筑起火災預警的第一道防線。據物業工作人員回憶,去年9月,18號樓居民因熏艾草不慎引燃樓道物品,煙霧觸發警報,保安巡崗發現后,迅速報警并熟練使用滅火器撲滅火源,避免了一場可能蔓延的火災。
非機動車棚加裝消防噴淋系統
非機動車棚是社區安全管理的重點區域,物業人員通常會堅持定期清理堆物,保持通道暢通。棚內還加裝消防噴淋系統和煙霧報警器,雙重保障讓“電瓶車安全”更有底氣。
記者:楊宜修
照片由徐房集團提供
編輯:陳海笑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上觀號作者:徐匯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