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路怒癥
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一言不合就開罵”
“為了撒口氣瘋狂別車”
這些路怒表現
于人于己都是不利的
極大地影響到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今日通過一起真實案例
帶大家了解“撞車泄憤”背后的法律代價
2024年8月,張某駕駛小型普通客車在道路上行駛,因超車時前車未讓行,故意碰撞前方正常同向行駛的被害人羅某的轎車。次日凌晨,張某駕車至江坊紅綠燈路口時,又故意兩次碰撞前方等待紅綠燈的被害人池某駕駛的轎車,導致該車又撞向前方等待紅綠燈的被害人林某駕駛的轎車。車輛兩次發生碰撞后,張某均未停車處理,直接駕車離開現場。經鑒定,三輛被撞車輛損失價格為人民幣1萬余元。
連城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認定,張某為發泄個人情緒,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任意碰撞他人正常行駛的車輛,情節嚴重,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應當以尋釁滋事罪追究刑事責任。經法院審理,張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公共場所的良好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維護。為發泄情緒,故意駕車碰撞他人車輛,導致他人車輛受損、人身受到傷害或者公共秩序混亂等后果,就有可能構成尋釁滋事罪。故在此提醒,駕駛員行車過程中應多些耐心、少些急躁,切勿因一時沖動將自己“懟”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尋釁滋事罪】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什么是路怒癥?
路怒癥,顧名思義就是帶著憤怒去開車。指汽車或其他機動車的駕駛人員有攻擊性或憤怒的行為。
路怒癥成因有生理因素,更多的還是心理問題引發的。生活中除了交通堵塞外,每個人都會遭遇職場競爭、人際關系不好、家庭不和諧、工作壓力大等問題,這些因素都是誘發路怒癥的潛在原因。
“路怒癥”同時會影響乘車人的心情,與個人性格特質及修養也有關系。有些路怒癥患者存在沖動型人格,在駕車時會伴隨攻擊性駕駛行為,在沖動行為受阻或受到批評時,還有突發憤怒和暴力傾向,并不能自控。
路怒癥有哪些表現呢?
1. 開車“罵人”成常態。
2. 駕車情緒容易失控,一點堵車或碰擦就有動手沖動。
3. 喜歡跟人“頂牛”,故意攔擋別人進入自己車道。
4. 開車時和不開車時脾氣、情緒像兩個人。
5. 前面車輛稍慢就不停鳴喇叭或打閃燈。
6. 危險駕駛,包括突然剎車或加速,跟車過近等。
路怒癥的危害
易引發交通事故,損害人身財產安全
易導致駕駛人有心理疾病,催生犯罪
對社會公共安全存在潛在危險
造成非常嚴重的法律后果
司機該怎樣調節情緒?
保持平和心態
開車時要保持平和心態,盡量營造舒適、放松的車內環境。心情激動時最好不要駕駛,或者過后再駕車。在駕車途中心情煩燥時,可以打開窗戶或放些音樂,轉移一下注意力,或者咀嚼口香糖,也可提高司機的積極情緒及感覺。有研究表明,駕車時咀嚼口香糖時間越長,司機違規次數越少。
設法緩解疲勞
在堵車時,還可以做些頭部、頸部的按摩或舒展動作,緩解疲勞,松弛神經。
保留充足時間
出行盡量提早,安排充足的行車時間,出行時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別爭先恐后,避免突發情況影響情緒。
排解不良情緒
在平時就學會為自己減壓,可以做運動、K 歌或旅游等排遣和釋放緊張情緒,以避免將不良情緒帶至車內。對于少數駕車時無法控制情緒,連續兩周有嚴重的情緒失控、失眠、食欲不振等癥狀的重癥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幫助改善。
為避免“路怒癥”的發生,建議司機們有不良情緒時,一定要整理好心情再開車。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永遠不要帶著憤怒上路是杜絕“路怒癥”的前提。
供稿:第一檢察部 羅藝涵
責編:李楗
審核:曹立雄、陳晨
監制:陳春生、鄧賜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