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結束,不少考生將摘掉眼鏡視為開啟新生活的第一步。據濟南華視眼科醫院數據顯示,近期近視手術量相比以往激增了 3 倍之多。在這股 “摘鏡熱潮” 中,濟南華視眼科醫院的劉蕾專家提醒廣大考生及家長,摘鏡手術僅僅是改變了視力,并不等同于治愈近視。
劉蕾教授從事眼科臨床工作 30 余年,是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同時擔任山東省醫學會激光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等多項職務。她在各種屈光不正尤其是高度近視和病理性近視的診治方面經驗頗豐,在角膜塑形鏡(OK 鏡)及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觸鏡(RGP)的驗配領域也有深厚造詣。特別在采用各種角膜激光手術治療近視、散光和遠視上,劉蕾專家擁有豐富的全飛秒(SMILE)、半飛秒(femto - lasik)、全激光(transPRK )、LASIK 等角膜屈光手術經驗,是濟南市較早應用全飛秒激光治療近視的眼科專家,以手術細致而聞名。
劉蕾專家指出,近視是由于眼軸變長或者眼球屈光力改變,導致光線無法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目前醫學上,近視一旦形成便不可逆轉,近視手術只是通過改變角膜的形態或者在眼內植入晶體,讓外界光線能夠正常聚焦在視網膜上,從而達到矯正視力的目的,但眼球本身的結構改變并未恢復。即便進行了近視手術,患者仍需每年進行散瞳檢查眼底,防止出現與近視相關的眼底并發癥。
當前,近視手術主要分為角膜激光手術和 ICL 晶體植入手術兩大類。角膜激光手術是通過激光切削角膜組織,改變角膜的曲率,以此矯正視力,屬于 “減法手術”。
其中,全飛秒手術全程使用飛秒激光,在角膜基質層切削出一個透鏡,再通過微小切口取出透鏡,切口僅 2mm 左右,具有無瓣、微創、干眼發生率低、視力穩定性好等優勢,適合近視 50 - 1000 度,散光不超過 500 度的患者。
半飛秒手術則是采用 “飛秒激光” 聯合 “準分子激光”,先制作角膜瓣,掀開后用準分子激光對下層角膜進行個性化切削,適合近視度數 1200 度以內,散光 600 度以內,遠視 600 度以內,角膜形態不規則、散光度數高以及對視覺質量要求高的患者,可實現全眼定制、精準矯正。
表層手術在角膜表面淺層進行,無需制作角膜瓣,適合 600 度以內近視、散光、遠視以及角膜厚度偏薄的人群,具有無負壓、安全性高、節省角膜等特點。
ICL 晶體植入手術屬于 “加法手術”,是在虹膜和自身晶狀體之間植入一枚有度數的人工晶體,如同在眼睛里放置了一枚可長期使用、免取戴且日后能取出或更換的 “超薄隱形眼鏡”。它適合近視度數 50 度至 1800 度,散光 600 度以內,角膜較薄、角膜形態不佳、近視度數較高,以及主觀不接受角膜激光手術矯正和對視覺質量要求高的患者。該手術保留完整角膜,手術高清可逆,視覺質量完美。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適合近視手術。劉蕾專家強調,患者需年滿 18 周歲,近視度數穩定(近兩年內每年增長不超過 50 度),且眼部無活動性炎癥、青光眼、圓錐角膜等病變,同時全身無未控制的糖尿病、甲亢、免疫系統疾病等。在手術前,患者需要停戴軟性近視矯正角膜接觸鏡 1 周以上,停戴美瞳 2 周以上,停戴硬性角膜接觸鏡 1 個月以上,停戴角膜塑形鏡(OK 鏡)3 個月以上。術前檢查至關重要,包括眼壓測量、電腦驗光、散瞳驗光、復驗、角膜地形圖檢查、眼底檢查、干眼檢查等多項,醫生會依據檢查結果制定手術方案。
近視手術雖能幫助人們擺脫眼鏡束縛,但術后仍需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在昏暗環境下用眼等,這樣才能維持良好的視力。在選擇手術方式時,患者應根據自身眼部條件和需求,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 “量眼定制”,切不可盲目跟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