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一場特殊的經驗交流會在北京退役軍人事務部退役軍人培訓中心舉行。應退役軍人事務部邀約,來自山東鄒城后八里溝村的“兵支書”全國勞動模范宋偉,面對新疆退伍干部群體,分享了他以軍人的擔當帶領全體村民將窮村、亂村、落后村蝶變成“全國文明村”的二十年奮斗歷程,為邊疆建設者展示了一名老兵“退伍不褪色”扎根鄉村的情懷。這場以“永葆兵心·共筑邊疆”為主題的講課,將孔孟之鄉的鄉村振興密碼向新疆地區傳遞,引發在場老兵強烈共鳴。
宋偉書記向在座的退役軍人學員介紹了他個人面對“一張破辦公桌椅、一把電水壺、一只手電筒、一本欠債20萬元的舊賬簿、一處破敗的村委會院落”的爛攤子,他將部隊淬煉的“不怕苦、不怕累”精神轉化為治村實踐,以“三板斧”破局:放棄城市優渥生活回村居住,墊資補發村干部工資、修水泥路;制定《村干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整治侵占集體利益現象;整治村中不良風氣,倡導和弘揚“孝善文化”,讓村莊從“人心渙散”變為“人人思進”。
在產業發展中,他帶領村民走出“三步棋”:2006年創辦醬菜廠、水泥預制件廠實現集體收入過百萬;2007年頂住壓力推動“城中村改造”,以“跳樓明志”的擔當保住鑫琦花園建設項目,讓村民免費住樓并盈利3600萬元;2012年成立鑫琦集團,布局商業綜合體、學校、康養院等可持續發展產業,集體資產過百億元、家家幾百萬元原始股金、村民年人均收入6萬余元。
他始終堅守“退役不褪色”的初心,將個人應得的13億股權收益和股權全部配發給村民,創立“特殊黨費”制度,投資5000萬元建設公益公園,設立精準扶貧基金、關愛退役軍人基金會,每年投入千萬余元用于慈善事業。“村民人人持股、年年分紅”“老人每月領300元福利、過生日發萬元紅包”“每年為考上大學的孩子們發放8000-20000元的獎學金”等,為新疆老兵展示了“共同富裕”的生動圖景。
“一聲到,一生到!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是戰位!”宋偉書記以軍人特有的鏗鏘誓言收尾,整場講課近3個小時,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大家神情專注、耳聽筆記,認為宋偉書記傳授的后八經驗,就是自己今后投身邊疆建設的“作戰手冊”。現場新疆老兵代表感慨:“宋書記用‘兵心’焐熱了鄉村振興路,我們也要把這份擔當帶到天山腳下,讓邊疆熱土開出共同富裕之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