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年代,將領們晉升速度快不稀奇。但在和平年代,卻很少有晉升速度非常快的將領了。
但一位開國中校卻成了例外,他在和平年代迅速成長。第一次授銜的時候,他只被授予了中校軍銜,但到了1972年,他已經是38軍軍長了。
而到了1980年,他又擔任了廣州軍區副司令……
值得注意的是,朱月華雖然是開國中校,但他的年紀卻和很多大校的年紀差不多。他之所以被授中校,其實是因為參加革命比較晚的原因。
很多大校都是在土地革命時期參軍的,但他卻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參的軍,而且還不是抗戰初期參軍的。
他參軍的時候已經是1940年,彼時抗日戰爭已經打了好幾年,國民政府都已經偏居一隅了。
朱月華出生在江蘇省贛榆縣,他的家鄉在此時也已經淪為日占區,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他當時是一名私塾老師,親眼見到了日軍在家鄉的種種惡行。
日軍囂張至極,肆意打罵鄉親們,他看到這種情況非常痛心。他心中升起了對日軍強烈的憎恨之情,他希望能將日軍從自己的家鄉趕走。
在這種情況下,他選擇了投筆從戎,加入了八路軍115師。在他看來,只有八路軍才是真正能帶領抗戰走向勝利的部隊。
國民黨一退再退,甚至主動放棄了很多地方,這讓他覺得非常心寒。而八路軍堅持活躍在敵后,以劣勢裝備和敵軍作戰,贏得了人們的好感。
作為一個私塾的教書先生,他其實并沒有接觸過太多的新思想,他接觸最多的其實是傳統文化。
所以在剛參軍的時候,他其實非常不適應部隊的情況。當人不能改變環境的時候,只能選擇適應環境,他既然參加了八路軍,就要努力融入。
他努力學習新思想,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和軍事知識。
當時他是機槍連的一名戰士,但機槍是很奢侈的裝備。
真正能用好機槍的戰士們特別少,平常的時候還沒辦法練習。但他靠著觀察機槍手,硬是學會了怎么用機槍。
他的努力上級都看在眼里,而且他有文化,深受上級領導信任。后來上級推薦他去了抗大學習,他在戰火中逐漸磨練成了一個優秀的基層指戰員。
解放戰爭開始之后,他開赴東北,參加了很多戰斗。在四平保衛戰的時候,他更是和新一軍血戰,活捉了敵人一名連長。
他從東北一路打入關內,參加了解放天津的戰役,而后跟隨大軍南下,一路解放眾多城市,在衡寶戰役中大敗白崇禧。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他還在跟隨38軍南下的路上。隨著西南、西北相繼解放,38軍的作戰任務也減輕了不少。
但他們誰都沒敢放松,因為大家心里還有個更大的愿望,那就是打到對岸收復臺灣。但1950年的時候,中央突然要組建東北邊防軍。
隸屬于13兵團的38軍被緊急集合到中朝邊界,上級也加大了他們的訓練強度。當時朝鮮戰爭已經爆發,作為338團的團長,他敏銳意識到了中央的這個決定。
緊急成立東北邊防軍,看似是為了防止戰火燒到我國境內,但其實他們就是援助朝鮮的預備隊。
意識到這一點之后,他對戰士們的訓練變得更加重視。當時美軍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 ,我軍看起來完全沒有勝算。
但我軍不是沒有創造過以弱勝強的奇跡,所以無論如何我軍都不會放棄。如他所料,不久后中央確實宣布要出兵朝鮮。
東北邊防軍被改編為志愿軍,他們在梁興初的帶領下前往朝鮮。
進入朝鮮之后,38軍的第一次戰斗很不順利。因為輕信了朝鮮軍隊的情報,誤以為熙川有美軍的黑人團,所以他們貽誤了戰機。
彭老總將梁興初罵了一頓,但在第二次戰役中還是對他們委以重任。
38軍上下早已下定決心,一定要在第二次戰役中打個翻身仗。
第二次戰役中,他們負責攻打德川。在師長江潮的指揮下,他帶領部隊強渡大同江,搶占制高點,一舉殲滅了韓七師。
之后他們接到命令,要前往三所里阻擊敵軍。
德川距離三所里145華里,路上多山路,需要他們翻山越嶺。但上級給的時間很短,一共也就不到一晚上的時間。
我軍行軍只能靠兩條腿,但這么長的路,這么短的時間,是真的能跑死人的。但大家沒有二話,在江潮的帶領下開始急行軍。
我軍當時一般都是晚上行軍,因為白天容易被敵人轟炸。然而這一晚上過去了,他們并沒有到達指定地點。
眼看任務要完不成了,朱月華突然對江潮說:“師長,我有個辦法。”
他讓戰士們不要驚慌,大大方方走大路,看到美軍的飛機之后還要打招呼。
就在他帶領大家走上大路之后,天上有一架美軍飛機飛過,他率先和飛機打了招呼。飛機在他們頭頂盤旋兩圈之后,就飛走了。
飛行員以為他們是韓軍的部隊,還專門聯系三所里那邊,讓對方給他們做飯呢!
就這樣,他們比敵人提前了5分鐘到了三所里,順利完成了任務。
1955年,朱月華被授予中校軍銜,60年晉升為上校。歷經副師長、師長、副軍長之后,他成為了38軍的軍長,和自己昔日的老領導站到了同一高度。
要知道,他當軍長的時候,很多開國大校都還沒當上軍長呢!后來越戰開始,他又被調到了55軍當軍長。
55軍的前身是21兵團,是一支起義部隊,首任軍長是陳明仁上將。當時的55軍隸屬于廣州軍區,但他們并不出名。
而且當時他們的作戰任務,也都是一些牽制敵人的任務。但就是這樣一支不被人看好的部隊,在朱月華的帶領下,取得了殲敵一萬多名的優秀戰績。
朱月華深知炮兵在戰斗中的作用,所以在成為55軍軍長之后,他就大力建設部隊的炮兵力量。
可以說,55軍的炮兵力量,比兄弟部隊要更強大。這也是為什么,他們能在越戰中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的原因。
他的優秀表現,都被上級看在眼里。
1980年的時候,他接到調令,要擔任廣州軍區第二副司令。當時廣州軍區的第一副司令是開國中將劉昌毅,司令員是開國中將吳克華。
吳克華在東北的時候可是縱隊司令員,后來又擔任了41軍的軍長。當時朱月華也就是個剛晉升的副團長,抗美援朝的時候才是團長。
可到了1980年的時候,朱月華卻能越過一眾開國大校、上校,一下子成為大軍區副職,還是軍銜最低的大軍區副職。很多之前軍職比他高的,都成了他的下屬。
不過他并不在乎自己到底是什么軍銜和職位,只要能繼續在軍隊工作,為軍隊做貢獻,他就非常滿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