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鎮武(1945年8月25日—),湖南省南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首任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十六屆中央委員,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兼職教授。
湖南省南縣人,1945年8月25日生于益陽縣鄧石橋鄉一個農村篾匠家庭。父親目睹日軍侵犯湖南時燒殺搶掠的罪行,無比義憤,給兒子起名“鎮武”,希望他長大后習武鎮邊。1947年5月,全家遷到南縣武圣宮鎮,他在洞庭湖濱度過少兒時代。14歲考入株洲有色金屬學校。1961年7月,投筆從戎。入伍后來到著名的黃草嶺英雄連,經過艱苦磨煉,很快成為尖子兵、神槍手、作風標兵和投彈能手。1963年,全軍推廣郭興福教學法,他成為所在部隊郭興福教學班的班長,率領全班從難從嚴刻苦訓練,軍政素質不斷提高。1964年在廣州軍區比武中,率尖子班奪得冠軍。接著,又在全軍分片比武中奪魁,榮立個人三等功。歷任排長、作訓參謀、作訓股長、作訓科長、軍區軍訓部副部長、集團軍參謀長、副軍長、軍長。
1996年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向世界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部隊,經過精心準備,現已組建完成,將于1997年7月1日零時正式進駐香港。因此,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之一,率領這支部隊的司令員劉鎮武也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廣州軍區司令員李希林上將代表中央軍委將一面八一軍旗授予駐港部隊司令員劉鎮武少將。新華社、人民日報介紹了他的簡歷:“駐港部隊司令員劉鎮武是1964年的大比武尖子,這位從士兵成長為將軍的司令員是個‘書迷',他博覽群書,知識面廣,善于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指導部隊建設。在集團軍工作期間,他運用‘封閉原理'J耗散原理'等科學管理方法管理部隊,收效顯著。他負責組織和參與撰寫的《軍隊科學管理》一書,成為部隊的暢銷書。”
他參加過1979年自衛還擊戰,立過戰功。在國防大學深造兩年,提高了軍事才能和指揮藝術。1983年任軍級指揮員。1994年任駐香港部隊司令員,1997年7月1日,率領部隊順利地完成了進駐香港的歷史任務。香港政務司官員這樣介紹他:“文刀劉,威鎮海疆的鎮,威武之師的武”,強將手下無弱兵。香港傳媒如是報道:“劉鎮武,一個具有現代優秀軍事指揮才能的儒將”,“為駐港解放軍贏得了不少分數”。進駐香港一個月后,他被授予中將軍銜;兩個月后,當選為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1999年3月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2002年十六大前夕,接替退休的陶伯鈞,出任廣州軍區司令員。2004年6月晉升上將軍銜。2007年6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2009年退役。
2010年2月26日任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