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韓國釜山MADEX國際海事防務展上,韓國國防發展局展臺前人頭攢動。一款造型銳利的新型魚雷模型靜臥其中。
在魚雷后面的背景展板上,清晰描繪著一艘軍艦被擊沉的模擬場景。可定睛一看,這艘軍艦實在是眼熟,這不是我們中國海軍的055型萬噸大驅嗎?
顯然,這已非單純武器展示,而是裹挾著技術野心的戰略信號,韓國選擇055這一中國“明星戰艦”作靶標,其指向性不言自明!
超空泡魚雷的物理奧秘
這款引發軒然大波的武器核心在于“超空泡”技術,超空泡魚雷的原理是利用火箭動力,從魚雷頭部噴出高壓氣體,包裹整個雷體。
想象一下,魚雷頭部像高壓水槍一樣噴出大量氣體,瞬間在雷體周圍形成一個巨大的氣泡“外套”。
魚雷就在這個氣泡包裹中高速前進,相當于在空氣里飛,而不是在水中費力地“游泳”,水的粘稠阻力被大大甩開。這使得它的速度飆升至接近370公里/小時!這速度有多夸張?比傳統魚雷快上3到5倍,基本是水下“高鐵”的水平。
韓國這次展出的原型,個頭不算太大,長約3米,直徑30厘米左右。
它采用“兩步走”策略,第一級火箭像普通魚雷一樣,悄無聲息地低速航行,依靠制導系統偷偷摸摸接近目標。之后啟動第二級火箭和超空泡裝置,瞬間化身“水下炮彈”,依靠恐怖的速度和自身重量帶來的巨大動能,直接撞向敵艦吃水線以下的薄弱部位,比如龍骨或推進系統。
簡單說,就是想靠“蠻力硬砸”,繞過現代戰艦那些復雜的反魚雷攔截網。
有趣的是,這已經不是韓國第一次展示新型超空泡魚雷了。此前2017年展出時在展臺上還耀武揚威的使用了漢字“國防礎石”,意思就是國防的基石。
事實上,韓國這一款新型武器算不上太新,撐死算是老一代的升級版本。上世紀90年代,韓國通過“棕熊計劃”,從深陷經濟困境的俄羅斯手中獲得了包括“暴風”超空泡魚雷在內的一批尖端軍事技術。
然而從圖紙到工程化并非坦途,韓國這超空泡魚雷從2017年首次亮相后便沉寂多年,如今新模型的出現,標志著韓國在消化俄羅斯技術后,本土化研發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甚至還宣稱要在2030年前,可以參與實戰。
那么,為何韓國要拿055大驅來做假想目標,055大驅又是否會懼怕這種新型超空泡魚雷呢?
為何偏偏是“萬噸大驅”?
展板上那個被鎖定的“倒霉蛋”戰艦,輪廓特征太明顯了,與中國海軍現役最先進的055型萬噸驅逐艦高度相似。
作為航母編隊的“帶刀護衛”,055集強大的區域防空、反艦、反潛及對陸打擊能力于一身,是中國海軍挺進深藍、維護遠海利益的核心裝備,也是西太平洋地區力量格局的關鍵砝碼。
韓國選擇055作為假想打擊對象,絕非隨手畫個靶子那么簡單,背后的意圖相當清晰。055代表了中國海軍,乃至區域海上力量的頂尖水平。拿它當靶子,最能顯示自家武器的“威力”,也最能吸引眼球。
二是韓國身處大國博弈前沿,深感自身作為“橋頭堡”的壓力劇增。
通過展示這種能“一劍封喉”的針對性武器,韓國試圖向外界傳達其塑造“區域拒止”能力的決心,說白了,韓國就是想用這件“新玩具”給自己壯膽,在復雜的地緣政治棋局里增加點談判籌碼。
這其實反映了韓國近年來“技術立國,武器保安全”的新防務思路。
在中美戰略競爭持續深化、半島局勢微妙的大背景下,韓國正努力擺脫單純依賴傳統防御的被動模式,轉向主動發展“殺手锏”武器,意圖在地區安全事務中掌握更大的話語權和主動權。由此可見,韓國的軍工野心,正從陸地、空中,向深海延伸。
但關鍵問題是,這把“水下快刀”真能如韓國所愿,輕松切開055這樣的“硬核桃”嗎?
事實證明,韓國還是太過理想化了。
可超空泡魚雷雖以速度稱雄,卻也因高速而面臨近乎無解的物理困境。魚雷被包裹在高速生成的氣泡云中,傳統聲吶導引頭難以正常工作,信號衰減嚴重。想象一下,你在狂飆的摩托車上去聽遠處細微的聲音,能聽清嗎?很難。
這導致它在高速沖刺階段幾乎是個“睜眼瞎”,只能依賴發射前的目標信息和方向,蒙著頭一條道跑到黑。
對于超空泡魚雷這種武器,目前全球唯一理論上可行的制導方案是光纖制導,通過一根細細的光纖在魚雷與發射平臺間建立信息通道。雖然該方案可行但并不意味著完美。
這根“生命線”問題多多,長度有限,限制了射程;在復雜海底地形或遇到障礙物時極易纏繞或扯斷;最要命的是,指令傳輸再快也有延遲,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零點幾秒的延遲就可能錯過目標,這絕對是致命傷。
從韓國展示的樣機來看,其是否真正攻克了高速下的有效制導,仍是一個巨大問號,它更像一款依賴“蠻力沖鋒”的直航武器。
這些天生的缺陷,讓它的實戰價值大打折扣。最適合用它打的,是停在港口里不動的船,或者像大型油輪、運輸艦那樣機動性差、躲閃慢的目標。想用它去打像055這樣靈活、且擁有完善護航體系的主力戰艦?成功率幾乎為0。
像055這樣的戰艦,可不是孤零零飄在海上的。它自身裝備了先進的水聲對抗系統、高頻主動聲吶、誘餌以及硬殺傷反魚雷攔截裝置。周圍通常還有054A/B型護衛艦等組成嚴密的反潛警戒圈,加上空中的反潛巡邏機,構成了立體的水下防御網。
面對這張“天羅地網”,一款缺乏智能、只能直沖的“非智能”魚雷,想悄無聲息地摸到055身邊并精準命中要害?難如登天。
此外別忘了,魚雷以370公里時速在水下狂飆,產生的噪音和那條長長的超空泡航跡,如同水下飛機拉煙,簡直是給敵方反潛系統點亮了一盞大號信號燈!發射它的潛艇,位置很可能瞬間暴露,招致對方反潛力量的致命打擊。
為了打出一發“快拳”,可能賠上昂貴的潛艇,這筆賬劃算嗎?
尖端武器的價值,從來不止于展臺上的模型和PPT里的構想,實戰效能才是終極試金石。中國海軍對于各類水下威脅,包括高速超空泡武器的研究與反制,早已未雨綢繆多年。
從早期接觸俄制“暴風”魚雷進行技術摸底,到發展出性能更優、制導更完善的自研型號,再到圍繞主力戰艦構建起層層疊疊、軟硬結合的水下防御體系,這張防御大網正日趨嚴密和智能。
韓國這波暗戳戳的劍指中國,不過是因為其身處大國博弈夾縫中,試圖以尖端武器謀求安全感和話語權罷了,我們不必在意。
對此,你們怎么看呢?
參考資料:
國防利器還是唬人玩意?韓國高調展示超空泡魚雷 鳳凰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