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外國無人機侵犯日本領空,自衛隊即使不屬于正當防衛、緊急避難,也可以擊落它。
這是日本政府在6月27日的內閣會議上,做出的決定性解讀。
6月30日,《產經新聞》獨家報道了這一重大的“開拓性成果”。鄉民們頓感揚眉吐氣,“不問理由,一律擊落”似乎找回暌違80年的霸氣。
按照日本的自衛隊法,外國航空器未經許可入侵日本領空,可采取“必要措施”,讓對方著陸,或離開領空。
但是,對于“必要措施”的定義已有既定的解讀:包括擊落在內,使用武器的話,由于關乎對方飛行員的人命,因此只允許在屬于正當防衛、緊急避難的情況下,才可以這么做。
在文字上找能擦邊的空子,是本子家的傳統技能。今天擦7公分,明天自稱“大約10公分”,后天就成“10幾公分”了。
2023年2月,日本官方出了新的解讀:無人機因為沒有飛行員搭乘,也就不關乎對方飛行員的人命,所以自衛隊即使不屬于正當防衛、緊急避難,也可以擊落它。
不過,這階段僅僅是口頭答辯版本。
又過了兩年多,到2025年6月,這個口頭答辯版的新解讀以“內閣會議決定”的形式,被正式承認。
本子千方百計地鉆現有法律的空子,又非得給自己找個正當合理的理由。
防衛省向媒體透露:今年以來,中國軍無人機的太平洋飛行次數激增。而且,中國正在開發大型無人機“九天”,它可搭載100架自爆型無人機,續航距離達7000公里。
任誰看了,都覺得“日本為了防御來自中國的無人機威脅”,不得不鉆法律空子做出新的解讀,給自衛隊擊落外國無人機松綁放行。
但是,這個所謂的理由和網絡八卦沒有兩樣,只不過八卦博主是日本防衛省而已。因為,正式文件上可不會記載這檔子八卦。
▲新聞一定要拿它做封面,意思都怪它
打個比方,一個男的想離婚,另攀高枝,男的老媽就到處跟人說兒媳外面有人,天天逼著兒子離婚。真到民政局辦手續,男的自然不會把他媽造謠這段當證據拿出來,去跟調解員說“我倆因為這事兒,所以必須離”。
胖友們可以注意觀察,本子家給自己搭橋鋪墊的套路萬變不離其宗。
這個提勁兒的新解讀,讓日本鄉民興奮不已,只恨沒早點兒決定。他們大概不會考慮“日本領空如何劃分”“日本的領空到底在哪兒”,這題更難。
鄉民評論
太理所應當,甚至讓人覺得是防衛上的反效果。
因為有人機也該一樣吧。
不如說,即便假設正當防衛、緊急避難是必要條件,若是戰斗機侵犯領空,那么就自動滿足必要條件。難道不應該拿出這樣的見解嗎。
戰斗機都來入侵了,那時候還討論算不算正當防衛?
既已決定,今后發現了就應不斷擊落。
即使決定了,也不做改變,還像現在這樣息事寧人,會被對方認為日本怯弱,不要緊的。
無人機也好,有人機也罷,只要侵犯我國領空就應當迎擊。偶爾也展示一下強大的日本精神!
氣球也一樣。遇到氣球時的問題,是對其軍事目的的評估、確認有無人員搭乘、以及在技術上是否有能力擊落。
另一方面,關于評估無人機的無人,看起來像人的人形AI機器人要如何去評估呢。不管怎樣,都是往前邁進了一步。
有人戰斗機侵犯領空之時,在細致分析判斷是正式戰爭,還是一如既往的威脅之后所進行的擊落。是說這個嗎?
如果是正式戰爭,那不是幾秒鐘就能要人命嗎?我聽說過,戰斗機一旦被鎖定,基本就逃不了。
中俄就是見到日本政府的這種曖昧,才每天這么飛過來擦邊侵犯領空。千萬別忘了就算威嚇1000次,也有可能第1001次是正式戰爭。
政府的方針,大致贊成。但是,面對他國侵犯領空,日本在戰后僅僅警告射擊過一次,去年投下過熱焰彈。
對日本而言,迎擊的門檻太高。作為正當權利,若是明顯的侵犯領空,因為被擊落的航空器掉落在領海內,那么該國也沒法說三道四。應該事先準備好發出迎擊命令。
這位鄉民提到的那個“二戰之后,日本僅此一次”,指2024年9月23日,俄羅斯一架IL38偵察機被控當天三次闖入日本領空。第3次闖入時,日本自衛隊發射熱焰彈作為警告。
按日本防衛省的說明,當天除了天上有俄羅斯偵察機入侵北海道上方的日本領空,還有中俄聯合艦隊的9艘軍艦穿過日本海,前往鄂霍次克海。在無線電喊話警告無效后,才不得不發射熱焰彈警告。
▲防衛省公布的航跡圖
俄偵察機是有人機,這么做是否違反《自衛隊法》,時任防衛大臣出面解釋道:熱焰彈和信號彈不屬于武器,所以不算使用武器。
面對日本民用飛機在釣魚島上空的日本領空飛行,以“侵犯中國領空”為由,海警船艦載直升機升空威嚇。對這個國家的航空器,無人也好有人也罷,使用武器沒有理由猶豫。
反過來,自衛隊軍機要是侵犯了中國領空,幾乎100%會被武器攻擊……而且,連警告都沒有。
而且,對上述事件,媒體報道過,日本政權執政黨內部還發出“日本民用機入侵釣魚島上空是原因”等,諸如日本有過錯的聲音。到底是誰說的,希望可以明確。
這類損害日本國家利益的國會議員,希望讓他立即辭職。
這位鄉民所說的“執政黨內部有聲音認為日本有錯在先”,消息源來自6月中旬《產經新聞》的報道。
在野黨國民民主黨干事長榛葉賀津也在國會上質問外務大臣巖屋毅:政府內部有人說,都怪日本有動作,所以誘發了中國采取回應動作。這就完全陷入了中國的認知作戰。
從頭到尾就這么一句話,榛葉賀津也沒有拿出真憑實據,很情緒化的主觀臆測。而且,還“認知作戰”,這是鳳梨吃多了吧。
再一看,寫這種新聞的是那個叫奧原慎平的記者。此人熱衷參與各種“顛覆他國政權”的活動,深入摻乎進“某些亞洲國家的旅日亂國分子”的各個組織。寫出來的東西不講真實公正,只求攪屎攪屎再攪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