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大家都知道,在珠江之畔,屹立著一座既承載千年商脈又涌動現代活力的城市——廣州。作為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這座被冠以“千年商都”美譽的國際化大都市,自秦漢時期便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十三行的洋貨商船、北京路的市井吆喝、沙面島的異域風情,共同勾勒出廣州綿延不絕的商業傳奇,見證著它從古代嶺南都會到國際商貿樞紐的華麗蛻變。
若想探尋廣州商業文明的基因密碼,藏于西關腹地的上下九步行街是繞不開的文化地標。這條位于荔灣區的百年商街,由上九路、下九路與第十甫路縱橫交織而成,與北京路、農林下路并稱為廣州三大傳統商業中心。騎樓林立的街道上,滿洲窗折射著斑駁光影,麻石路面鐫刻著歲月痕跡,老字號招牌與粵劇唱腔在此交融,構筑起獨一無二的“西關風情畫”。
回溯往昔,上下九步行街堪稱嶺南商業活力的縮影。每逢節慶,整條街道便化作歡樂的海洋:蓮香樓的早茶飄香十里,陶陶居的糕點供不應求,銅壺滴漏聲與商販叫賣聲此起彼伏。國內外游客慕名而來,只為感受“一盅兩件”的閑適,選購廣繡、牙雕等特色手信,那時摩肩接踵的盛況,讓“不到上下九,不算到廣州”成為坊間共識。
然而,時代浪潮的奔涌從不曾停歇。隨著廣州城市發展戰略東進,天河CBD的高樓拔地而起,珠江新城以國際化商圈姿態崛起,商業重心逐漸向東部偏移。曾經繁華的荔灣區,因交通規劃調整、基礎設施老化等因素,漸漸褪去喧囂。如今漫步上下九步行街,昔日熙熙攘攘的人群已被零星游客取代,騎樓間偶有老人搖扇納涼,與記憶中的熱鬧形成鮮明反差。
但上下九這條百年商業街從未失去底蘊。南信雙皮奶的奶香依舊醇厚,錦綸會館的雕花仍訴說著商幫故事,連綿千米的騎樓建筑群更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騎樓街之一。若能以文化賦能商業,通過數字化改造升級消費場景,引入沉浸式非遺體驗、國潮文創市集等新業態,讓傳統與現代碰撞出新火花,或許能喚醒廣州這條老街沉睡的商業基因。
那么,你是否曾經在廣州上下九的騎樓下品嘗過艇仔粥?是否觸摸過歷經百年風雨的麻石墻?這條承載著老廣集體記憶的商業步行街,緣何從鼎盛走向沉寂?除了城市格局變遷,電商沖擊、業態老化等因素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若未來再訪羊城,你是否還愿意重拾時光碎片,在茶香與粵韻中,探尋上下九步行街的新生可能?期待在評論區聆聽你的故事與見解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