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通知
2025 年 7 月 1 日,全球醫療科技公司Teleflex(紐交所代碼:TFX)宣布,已提前完成對 Biotronik 血管介入(Vascular Intervention, VI)業務的收購。根據2月份達成的協議,交易總價近 9 億美元(7.6 億歐元,約合64億人民幣),較原計劃提前數月完成。此次收購將 Biotronik 在冠狀動脈與外周血管介入領域的核心資產,整體并入 Teleflex 的產品組合。
Teleflex 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Liam Kelly 表示:“此次收購不僅強化了我們在導管實驗室的全球布局,更為我們提供了一系列創新的治療型產品,使我們有機會在快速增長的外周介入市場中建立堅實的全球影響力?!?/p>
# Biotronik VI:收購背后的產品與技術
此次交易所涵蓋的 Biotronik VI 業務,囊括了一系列技術含量頗高的介入治療產品:
Orsiro 藥物洗脫支架(DES)
Orsiro 是全球首批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層的超薄鈷鉻合金支架。其核心設計在于:藥物涂層在血管愈合期逐步降解,減少長期炎癥風險,同時支架本體的超薄結構(約 60 微米)提高血管順應性,降低新生內膜增生。這讓 Orsiro 在復雜病變治療中,成為 Abbott Xience、Boston Scientific Synergy 等主流 DES 的直接競爭者。
Pantera Lux 藥物涂層球囊(DCB)
不同于支架產品,Pantera Lux 采用 “不留植入物” 的治療思路,通過短時間接觸釋放藥物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然后撤出球囊,避免金屬支架長期存在于血管內。尤其在小血管病變或支架內再狹窄(ISR)的治療中,Pantera Lux 提供了一種替代方案。PK Papyrus 覆蓋支架
PK Papyrus 是 17 年來首個獲得 FDA 批準的急性冠脈穿孔專用支架。這類支架的技術難點在于,既要封堵血管破口,又需足夠柔韌,以快速通過曲折血管。Papyrus 使用單層聚合物封堵技術,顯著提高遞送性能,成為急性冠脈介入并發癥中不可或缺的救命器械。Freesolve 可吸收鎂支架(RMS)
Freesolve 或許是此次收購中最受矚目的產品。與早期聚乳酸(PLLA)可吸收支架不同,Freesolve 采用鎂合金作為支架材料,可在 12 個月內完全降解,既提供短期機械支撐,又避免長期“金屬籠”問題。初步臨床試驗 BIOMAG-I 顯示,Freesolve 在 12 個月內的靶病變失敗率與當代 DES 相當,且無明確或可能的支架血栓報告。如果后續數據進一步證實其安全性,這或許會為可吸收支架重新贏回市場信心。
這些產品,構成了 Biotronik 在介入治療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也揭示了 Teleflex 此次大手筆收購背后的深層邏輯。
# Teleflex 為何收購?
那么,Teleflex 為何要斥巨資,收下一條從冠脈到外周、甚至可吸收支架的全產品線?而 Biotronik,又為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選擇將這部分業務剝離?
戰略邏輯:從“通道”到“治療”
Teleflex,總部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韋恩市,是一家全球性的醫療科技公司,專注于為醫院、介入治療中心和急救醫療領域提供醫療器械解決方案。公司的業務覆蓋血管通路管理、麻醉、呼吸管理、泌尿科、手術器械以及心血管介入產品。
過去,Teleflex 的核心業務集中在導管、導絲、閉合器械等“access”類產品。這些產品在導管實驗室中不可或缺,但在當今的產業環境里,僅僅做“通道”很難在利潤率和市場話語權上與大型綜合巨頭競爭。
此次收購,Teleflex 獲得的不僅是一批產品,更是進入“治療端”市場的門票。Orsiro、Pantera Lux、PK Papyrus、Freesolve 都是治療型器械,具備較高的技術壁壘。這讓 Teleflex 不僅能在導管實驗室占有位置,也有資格參與更高價值的治療方案設計。
外周介入市場尤其值得注意。全球外周介入市場預計到 2030 年將突破 100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 7.3%。尤其是外周動脈疾?。≒AD)患者群體龐大,卻長期缺乏創新治療工具。通過收購 Biotronik VI,Teleflex 在外周賽道獲得了強有力的產品切入口。
Biotronik 的戰略騰挪
從 Biotronik 的角度看,剝離 VI 業務則是資源集中策略的必然結果。過去數年,Biotronik 在心臟起搏器、心律管理、植入式除顫器及遠程監測等領域持續投入巨額研發。尤其是遠程監測和數字醫療被視為未來數十年醫療行業的高成長賽道,Biotronik 正試圖在這一領域占據先發優勢。
相比之下,VI 業務雖然技術含量高,但競爭極為激烈,且需要持續投入巨額資金與全球市場推廣。放手 VI,也是 Biotronik 對產業趨勢和資源投放做出的清晰選擇。
# 市場格局:巨頭之戰的新變量
此次收購,令 Teleflex 一步踏入高競爭、高技術門檻的戰場。尤其是 Orsiro,已在多個臨床研究中顯示出對比 Abbott、Boston Scientific 產品的競爭力。Pantera Lux 則為 Teleflex 帶來 DCB 賽道的入場券,這是一個雖然體量不大,但臨床上不可或缺的細分市場。
外周介入領域可能是 Teleflex 最具潛力的突破口。過去,這一領域幾乎由波士頓科學、美敦力等巨頭主導。Biotronik 的 Passeo-18 Lux、Dynetic-35 等外周產品,為 Teleflex 提供了技術和產品積累,有望在外周介入市場上成為“攪局者”。
至于 Freesolve,可吸收支架的未來依然充滿不確定性。前車之鑒 Abbott Absorb 的失敗,使市場對可吸收支架持高度謹慎態度。但鎂合金路線,確實解決了聚乳酸支架在支架壁厚度、降解速度和長期安全性上的痛點。如果 Freesolve 能在后續大型臨床試驗中持續展示良好結果,它或許不僅是 Teleflex 的機會,更可能重新打開一個曾經被判死刑的市場。
# 結語
Teleflex 收購 Biotronik VI,絕不只是一次資產交易。對 Teleflex 來說,這是一次產業定位的升級,從“通道器械”供應商,轉向治療性介入產品的有力競爭者。而 Biotronik,則通過剝離 VI,清理了資源配置,為未來全力投入主動植入式設備和數字醫療鋪平道路。
未來數年,這筆交易是否足以讓 Teleflex 在高度競爭的介入市場真正撼動巨頭地位,尤其是在 Freesolve 可吸收支架的命運上,仍是一個值得觀察的變量。但可以肯定的是,介入治療領域的版圖,已經因為這場交易,悄然發生了改變。
思宇年度活動回顧:| | |
即將召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