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趙德龍 通訊員 葉江
7月1日上午7時,長江鄂州段水位達21.28米。有“萬里長江第一閣”之稱的鄂州觀音閣被洪水部分淹沒。觀音閣坐東朝西,逆水而建。閣長24米,寬10米,高14米。基座厚逾1米,由巨型條石壘成。閣身為青磚砌就,屬典型木框架亭閣建筑。
7月1日航拍觀音閣
極目新聞記者從鄂州市水里湖泊局獲悉,去年同期長江水位超25米,今年水位尚未達警戒水位。7月2日,極目新聞記者在江邊看到,觀音閣閣身部分被江水淹沒。
2024年10月29日,枯水期的長江鄂州段水位12.00米。因水位降低,鄂州觀音閣下露出了巨大的礁石底座,露出了真容。
枯水期的觀音閣
鄂州市博物館余夏紅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建筑依江心礁石而建,形如巨舟劈浪。觀音閣之所以屹立江心700年不倒,首要秘訣是地基牢固。觀音閣建于江心巨礁——龍蟠磯上。閣與礁石巧妙融為一體,因此觀音閣又稱龍蟠磯寺。
其次,觀音閣建筑設計精巧。閣西南迎水面有弧形石墻。它能減緩水勢,泄流防洪。內部還設排洪孔道。它們可迅速排洪,保護主體結構。歷代非常重視觀音閣。修葺重建從未間斷。宋時磯上就有廟宇。毀后屢次重建,造就了今日“閣堅強”。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