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招生,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全國搶“尖子生”成了一種現(xiàn)象,清北幾乎將各地的高考狀元盡收囊中。
只有清北“掐尖”后,別的大學才能下場。
比如今年6月25號,內蒙古高考成績一公布,清華北大就開始搶生源了。
內蒙古一位男生高考考了713分。
這位男生剛查到分數(shù),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呢,大半夜北大招生老師就來家里敲門了。
北大老師苦口婆心耐心講解,讓他報考北大,男生正在猶豫是報清華呢,還是報北大?北大老師這個捷足先登,確定了男生報北大的決心。
天明的時候,清華大學也來了,可是來晚了,男生被北大“截胡”了。清華老師頓時懵了。
我很奇怪,為何清北總是早一步拿到高分生的信息?為什么是清北先掐尖?然后等到清北掐尖后,別的大學才敢入場?
然而,今年有個膽大的,這就是福建福耀科技大學,它幾乎跟清北同一時間下場搶生源。
河南鄭州的一位男孩,今年考了690分。高考前夕,福建福耀科技大學王樹國校長曾經(jīng)在他們學校宣傳招生,當時男孩的父母也參加了,當聽到王樹國校長說,福耀科技大學實行小班化教學,平均6個老師帶1個學生,每個學生都能被老師照顧到。
按照王樹國的觀點是“大學不能只看分數(shù),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另外,學校不僅給學生全額獎學金覆蓋學費,每年還發(fā)5萬生活費,要是參加海外項目還另外給錢。
首年8億的預算平攤下來,每個學生能分到 1600 萬的教育經(jīng)費,差不多是清華的 24 倍,北大的 30 倍。
實驗室設備更是緊跟麻省理工的標準,像掃描電鏡這些儀器都是跟國外頂尖大學同步更新的。
曹德旺的目標更是宏大:“國外對標斯坦福,國內對標清北浙交復”。把學校定位成 “起點高、規(guī)模小、重研究” 的路子,第一年全國就招 50 個人,明擺著要走精英教育的路子。
學校從麻省理工、斯坦福挖來退休教授當顧問,實驗室的設備跟國外頂尖大學同步更新,連上課都有近一半是全英文教學,還跟德國亞琛工業(yè)大學搞合作辦學。
這高起點的架勢,就是奔著世界一流去的。
福建福耀科技大學的高起點,使它有底氣跟清北搶生源,因為它首年招生,能招100人卻只招50人,就是為了打造精英學校,精英人才。
鄭州這個男孩,如果報清北的專項計劃,很可能被錄取,但他毅然決然報了福建福耀科技大學。
這個生源生生從清北那里給搶走了。
清北這是遇到對手了,不僅僅是福建福耀科技大學跟清北搶生源,可以預見,西湖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等都將是清北的對手。
西湖大學是有4個“全國第一”的大學。
1.西湖大學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社會力量舉辦的民辦新型研究型大學;
2.西華大學是我國民辦大學中目前唯一擁有博士點的高校;
3.西湖大學是全國民辦高校中唯一擁有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大學;
4.西湖大學是全國唯一一所以一座湖命名的大學。
如果有1個全國第一就不得了,西湖大學卻擁有4個全國第一,這注定了其與生俱來的與眾不同和不同凡響。
而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有四個“一定”:
一定是以培養(yǎng)本科及以上人才為主;
一定有三個以上不同學科;
一定有較強的教學科研力量、較高的教學科研水平;
一定有5000人以上的全日制在校學生計劃規(guī)模。根據(jù)校方規(guī)劃,未來十年,在校生規(guī)模將達到10000人,本碩博比為4:3:3。
它直接定位為“小而精、高起點、高水平、國際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學”。
學校還沒有正式建立,就已經(jīng)集聚了一大批學術界、教育界的頂級學者和大咖,目前已簽下約80名核心教授,如: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任校長;“國家杰青”張東曉任常務副校長兼教務長,張東曉曾是北大工學院常務副院長;“海外杰青”鄭春苗任副校長,鄭春苗曾在南方科大創(chuàng)建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并擔任院長。
這樣的大學,能不吸引人們的眼球嗎?
可以預見,西湖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等都將會與清北爭生源!
越來越多的大學,敢于跟清華北大搶生源,這是一件好事,說明我國的世界知名大學越來越多,我國世界一流大學將出現(xiàn)一個“井噴現(xiàn)象”。
你對這件事情怎么看呢?請在評論區(qū)里留言,謝謝朋友們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