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俄羅斯聯邦體育部在聯邦政府官網發布了電子競技運動員訓練聯邦標準草案。
這份草案中寫道,俄羅斯電子競技選手如果想要獲得資格認證,需要通過一般體能和特殊體能測試,男性選手和女性選手通過測試的標準不同,最終根據成績判定運動員屬于初級或高水平范疇。
其中一般體能測試包含30米短跑、俯臥撐、體前屈、仰臥起坐、3*10米折返跑四項評測,而特殊體能測試則包括了視覺-運動反應測試(對光信號的反應速度)和慣用手鼠標點擊測試。
草案中同時還提到,負責培訓電子競技選手的組織需要向選手提供必要的運動裝備,并在參賽期間承擔選手的交通和住宿費用。
文件還對電子競技訓練場地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配備健身房、更衣室、淋浴間以及醫務室。根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的報道,這一標準最早可能于2026年1月起正式生效。
事實上,早在2016年俄羅斯聯邦體育部就將電子競技認定為一項獨立的體育項目。此前也曾兩度提出過類似電競運動員的訓練標準草案,但并未被采納和通過。如今這份草案的發布,意味著俄羅斯電競選手將會和其他項目運動員一樣,被納入聯邦體育部的管理體系下。
在這份草案中,對電競選手的特殊體能測試,要求選手在0.225秒以內對光信號作出反應,并在30秒內用慣用手點擊鼠標左鍵次數達到180次以上。兩項測試分別考察運動員的反應能力和手指小肌群的運動能力。
盡管目前我們尚不得而知這份標準中的0.225秒和180次是否有科學研究的依據和數據支撐,但俄羅斯聯邦體育部這份草案的意義,在于將電競選手和其他項目運動員納入相同的管理體系下,這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而在這之后,哪些能力是電競選手需要被考核的,以及考核標準的制定,則需要未來對電競更加專業、科學和體系化的研究數據做支撐。納入體系、科學化的研究、標準的制定,是循序漸進的三步,缺一不可。
目前,在我國暫未有對電競運動員的等級評定。但根據我國現行的《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和《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對于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三級運動員在內的運動員等級稱號有著明確的劃分和評級標準。運動員需要取得特定等級賽事的成績,或達到特定成績標準,例如男子100米三級運動員達標成績(電記)為12.55秒,國際級健將為10.25秒。
在此之下的業余運動員等級評定則同樣有著明確的技術等級標準評分,需要運動員通過相應的考核測試。以2019年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發布的健美操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4-9級)為例,考核分為體能指標、技能指標和動作組合。
其中體能指標包含了一般素質和專項素質,技能指標則包含技巧動作和難度動作,動作組合的評分依據《2017—2020國際體操聯合會健美操評分規則》。三項考核滿分100分,90分及以上為優秀,80分及以上為良好,60 分及以上為達標,60分以下則不達標。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體育總局曾在2020年發布了一份《國家隊體能達標測試評分標準》,在這份文件中,所有國家隊運動員都要參加包括30米短跑、體前屈、垂直縱跳、深蹲、臥推、引體向上、腹肌耐力、背肌耐力和長距離跑的考核。
這就意味著,未來一旦電競國家隊成為常態,進入國家隊的選手就必須和其他項目的運動員一樣通過體測。
電競運動的科學化、體系化建設絕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運動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數據分析等多學科深度介入,通過長期追蹤研究頂尖選手的表現、生理心理指標,分析不同項目的核心能力模型,才能逐步建立起一套既能體現運動員共性,又能精準衡量電競特性的綜合評價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