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梁家旗 攝影報道
“月兒映江天/星染故園/恰逢一灣流水聲聲慢/你執杖而來/你穿過青青河畔/我裁一襲月光/灑落黃金的期盼……”
7月2日,當盛夏的涼風拂過鴨子河畔,來到人潮如織的三星堆博物館,只聽見陣陣悠揚的歌聲飄蕩在空中。循著音樂聲一路走去,會發現唱歌的歌手有著高聳的鼻梁、深邃的目光,可當她唱出清晰的中文歌詞時,震驚了不少圍觀的觀眾。而這位歌手,正是來自希臘的音樂教授、音樂文化大使Erini,她在三星堆博物館的草坪上唱響的歌曲,是以四川廣漢三星堆為題材的《三星伴月》。
希臘音樂教授、音樂文化大使Erini唱響《三星伴月》
當天,“中希網紅游名城”活動走進三星堆博物館,5位來自希臘的“自帶流量”的國際網絡達人,在這里度過了奇妙的一天。從彰顯了古蜀人高超鑄造技藝的金面罩青銅人頭像,到給人薄如蟬翼之感的黃金面具,還有需抬頭仰望的高大壯觀的青銅神樹……當他們漫步展廳中,與璀璨的古蜀文明相遇,文物不僅帶給他們以視覺的享受,更有心靈上的震撼。
從青銅面具到青銅人頭像
感受來自古蜀文明的震撼
早上10點,假期的三星堆博物館展廳中,已經上演著摩肩接踵的景象。而在人潮中,5位來自希臘的國際網絡達人也格外顯眼。只見他們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認真聆聽著對方講述三星堆如何“一醒驚天下”,還不時發出疑問,掏出手機拍照打卡,除了文物之外,連展板上的文字也要用攝像頭拍下。
希臘網絡達人打卡三星堆
“其實最早知道三星堆,是我的一些中國朋友,給我看了青銅文物的照片。當時應該是三星堆遺址新一輪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亮相,中國朋友給我看照片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了青銅大面具,它眼睛很大,耳朵很長。”
對于三星堆,希臘旅游形象大使索菲亞并不感到陌生,但當手機上的文物圖片就展現在眼前的玻璃展柜里時,還是不免感到震撼。而經過講解員的解釋,她也逐漸了解為何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面具會有著如此夸張的面龐。
希臘網絡達人打卡三星堆
活躍于Instagram和TikTok的情侶博主Kainat和Gerasimos,同樣對館中的青銅面具和青銅人頭像記憶深刻,特別是青銅面具上夸張的五官,和青銅人頭像上不同的頭冠、發型和服飾,讓他們得以窺到古蜀人的世界。“最吸引我的是,當時古蜀人試圖通過這些面具和人頭像來表現溝通或關系。他們制作了大耳朵和大眼睛的青銅面具,以此來象征與神權力量的聯系。”Gerasimos這樣說道。
而在三星堆博物館展廳外放聲高歌的希臘音樂教授、音樂文化大使Erini,特別提到了這些文物帶給她音樂上的靈感。“古代文化會給我很多靈感,我在尋找文化之間的聯系時,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因此,這些文物激發了我對中國音樂的更多興趣,讓我去探索希臘音樂與中國音樂之間的共通之處。通過在不同的藝術形式中觀察這些聯系,讓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文化和音樂。”
從“明星文物”金面具上
感受古希臘文明與古蜀文明的“美美與共”
在古老的歷史長河中,留下帕特農神廟、雅典衛城等文明遺產的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而在漫步三星堆博物館中,感受璀璨悠久的古蜀文明時,國際網絡達人們也不免回想到自己的家鄉。正因于此,在說起印象最為深刻的文物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金面具,因為這件文物讓他們想起了一件來自家鄉的文物,那就是希臘邁錫尼古城遺址出土的阿伽門農金面具。
“我一看到三星堆的金面具,就想到了阿伽門農金面具。”索菲亞說道,她沒想到在地球的另一端,還有著與家鄉文物“撞臉”的歷史珍寶。“我把這件文物介紹給希臘的朋友,他們也覺得很神奇。但我想,希臘和中國都是文明古國,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中國是東方文明的發源地,兩個國家創造了世界的歷史。”而古老的文明之間,既存在多元性,也有共通性。
“金面具帶給我很深的印象,因為它太美了。這些美麗的細節竟然是幾千年前創造的,這太瘋狂了。”Erini這樣說道。而另一個讓她愛上金面具的原因,是其與阿伽門農金面具跨越山海的遙相呼應。
“即使相隔遙遠,文明之間仍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Gerasimos感慨道,無論是在古老的歷史中,還是當下的生活里,他也能看到中國與希臘的相通之處。“希臘人非常好客,中國人也是這樣。我們熱愛日常生活中的美食,中國人也熱愛美食、專注美食。我認為,有很多部分可以將我們聯系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