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兵紛女聲”
九師白楊市朝陽新區建安小區,木蘭巾幗志愿者服務隊隊員走進孤寡老人鄧秋玲家中,一邊麻利地清掃房間,一邊與老人嘮著家常。不一會兒,房間就被打掃得整潔有序。“年紀大了,實在沒精力收拾。”鄧秋玲握著志愿者的手說,“我這腿腳不便,正愁沒辦法,你們就像及時雨一樣來了,太感謝了!”
這樣的溫暖場景,正是九師白楊市以紅色基因賦能家政服務、托起民生幸福的生動縮影。近年來,九師白楊市婦聯立足本地實際,將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融入家政服務,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民生服務之路,讓職工群眾的幸福生活可觸可感。
紅色沃土孕育特色家政品牌
白楊市是一片浸潤著紅色精神的土地。聞名遐邇的小白楊哨所見證著一代代戍邊人的堅守與奉獻,“七一勛章”獲得者魏德友用60多年的執著詮釋著忠誠與擔當,孫龍珍烈士的英勇事跡激勵著無數人奮勇向前……白楊市婦聯通過深挖紅色文化資源,創新打造巾幗家政服務站與木蘭巾幗志愿者服務隊,讓紅色精神融入家政服務。
白楊市婦聯聯合當地的家政服務公司,構建了“培訓+服務+就業”一體化體系,通過開展家庭保潔、母嬰護理等免費技能培訓,讓婦女掌握一技之長,并以崗位對接、持證上崗等就業支持,幫助她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截至目前,白楊市已有4000余名女性通過培訓掌握了專業技能,實現就業。
“我們希望通過家政服務這個載體,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白楊市婦聯主席段曉梅表示。
精準服務托起群眾幸福生活
“過去找家政服務,得四處打聽,價格還不透明。現在有了服務站,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問題,方便又實惠。”居民劉建江笑著說。
白楊市巾幗家政服務站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建立起精準服務機制。通過與社區、網格員緊密合作,全面摸排困難家庭、空巢老人、特殊群體的需求,建立服務檔案,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無論是日常保潔、助餐送餐,還是康復護理、精神慰藉,專業化服務讓民生需求件件有回應。
據了解,木蘭巾幗志愿者服務隊由各行各業的女性組成,每季度都會開展進社區服務活動。她們不僅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洗衣做飯,還給予他們情感關懷,陪老人聊天解悶,聽他們講述戍邊故事,讓老人充分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巾幗志愿者服務隊隊員中有不少是兵二代、兵三代,她們深受父輩影響,無私奉獻,讓紅色精神薪火相傳。“照顧這些老人,就像照顧父母一樣,看到他們開心,我們就覺得付出的努力很值得。”志愿者王素娟的話語代表了所有志愿者的心聲。
多方聯動書寫新篇章
家政服務進社區,離不開多方協同發力。白楊市婦聯與各部門溝通協作,形成工作合力。民政部門發揮信息化優勢,推動家政服務線上平臺建設;婦聯深耕線下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互補,全方位滿足群眾需求。
為推動家政服務向基層延伸,白楊市婦聯積極與團場對接,在各團場設立服務點,讓更多職工群眾享受便捷的家政服務。此外,還主動與塔城地區婦聯合作,深化兵地家政服務交流,聯合開展家政培訓、技能競賽等活動,促進兵地婦女就業創業,推動兵地融合發展。
為擴大服務覆蓋面,白楊市婦聯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宣傳推廣,不斷優化服務流程,讓群眾辦事更便捷。
據悉,下一步,白楊市婦聯將持續完善服務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拓展服務領域,努力把巾幗家政服務站打造成婦女信賴的“娘家站”、職工群眾點贊的“幸福站”、社會認可的“示范站”,以家政服務的“小切口”,撬動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民生”,讓紅色精神在家政服務中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文來源:中國婦女報
編輯/王萌 責編/曹藝丹 張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