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父母,工作壓力都很大。
白天上班忙得團團轉,晚上回家還得應付孩子的吃喝拉撒。
于是,很多家庭不得不依靠老人幫忙帶娃。
可老人年紀大了,體力跟不上,追著孩子滿屋跑,哪有那個勁兒?
孩子一鬧,實在攔不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打開電視。
電視不吵不鬧,孩子一看能坐上幾個小時,眼睛瞪得圓圓的,大人也能落得清凈一會兒。
久而久之,電視就成了家里的“萬能哄娃神器”。
但這份輕松的背后,卻也有不少人擔憂。
“看電視多”的孩子,和“幾乎不看電視”的孩子,會有什么不同?
長大后,4大差距明顯。
一:注意力的差距
很多孩子,從小習慣了電視的節奏。
動畫片每秒切好幾個畫面,角色說話快、動作夸張、背景音刺激強。
孩子的大腦,根本沒有時間去消化內容,只能一股腦往里灌。
看得多了,孩子逐漸適應這種“快節奏、高刺激”的輸入方式。
慢慢地,他靜下心來的能力開始變弱,也就是專注力變差了。
等到需要認真做事,比如寫作業、聽課、聽別人說話,他就會變得坐不住、心飄飄。
我們會覺得,這孩子怎么這么“不用心”呢?
不是他不想用心,而是大腦已經習慣了“快節奏”。那種需要慢慢消化、慢慢琢磨的學習,他就會有些吃力。
并且,一旦沒有聲音和畫面刺激,大腦就覺得無聊、焦躁。
這時,他就很難集中注意力。
而那些不看電視長大的孩子,反而能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把時間和心思投入到任務上。
二:語言表達能力的差距
不少家長覺得,會說話是孩子的天賦,是天生的。
其實不然,孩子的“說話”能力,跟他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
判斷一個孩子語言能力,就看他的詞匯量,會不會運用詞匯,來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看電視的孩子,雖然聽了很多內容,但那是“單向輸入”,他們只是聽,卻沒有說,沒有和人互動。
電視里的語言要么太快,要么太簡單,要么太夸張,并不能真正幫助孩子學會生活中該怎么表達。
語言能力不是聽出來的,是“聊”出來的。
父母和孩子聊天、講故事、一起做游戲、問問題、講感。這些互動,才是在幫孩子建詞匯庫、理清表達邏輯。
一個天天看電視的孩子,嘴上可能會說“奧特曼來了”“我變身了”。
但當他要表達自己的情緒,或講清楚一件事情時,卻說不完整、說不明白,語句混亂、詞不達意。
到了上小學,這種差距開始顯現。
有的孩子能把一件小事講得頭頭是道,寫作文能自己組織句子表達感受;
而有的孩子,說幾句話就卡殼,寫作業靠背模板,回答問題含糊其詞。
這就是語文表達能力的差距。
語言是打開世界的鑰匙。小時候不扎實,長大后就容易社交吃力、寫作吃力、理解力也弱一截。
看電視看得多,反而把這把鑰匙給磨鈍了。
三: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差距
小孩子天生愛動手,剪紙、畫畫、搭積木、擺娃娃、拆遙控器……
這些看起來雞毛蒜皮的小動作,其實正是他們認知世界、鍛煉大腦的過程。
通過動手,他們在練習觀察力、協調力、空間感,還在學習耐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電視一開,手就不動了,眼睛盯著屏幕,身體一動不動。
時間久了,動手的欲望慢慢被磨沒了,他會變得懶、變得被動,什么都想讓人“喂”到嘴邊。
玩具放一地不碰,畫筆放桌上沒興趣,腦子也越來越“懶”,總等別人告訴他怎么玩、怎么做。
相比之下,那些電視時間少的孩子,會主動去探索、去嘗試,哪怕搞得一團糟,他們也樂在其中。
比如,一塊廢紙在他們眼里能變成帽子、一堆積木能蓋出房子、一個瓶蓋也能研究半天。
這種“動手+動腦”的過程,是電視永遠替代不了的。
四:情緒管理和社交能力的差距
有些孩子,一不順心就哭鬧、發脾氣、摔東西,不愿意溝通,也不懂得怎么和別的小朋友相處。
這種“情緒失控”和“社交困難”,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天生性格問題,而是小時候太早、太多地沉浸在電視和屏幕里了。
電視節目節奏快、情緒濃,大人看個熱鬧,孩子卻容易被里面的劇情帶跑情緒。
看到主角發怒,他也學會怒吼;
看到角色動手,他也模仿推搡。
可電視里演完就結束了,現實生活卻沒有人教他:情緒來了怎么辦?別人生氣了該怎么回應?
看電視時,孩子是一個人坐在那兒,對著屏幕笑、哭、激動,卻沒有任何社交互動。
他不用去爭玩具、也不用排隊、不會有人和他說“你這樣我不開心”。
久而久之,他不懂別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控制自己的反應。
一遇到沖突,他只會哭、吼、逃,或者干脆不說話。
而那些平時少看電視、常常和人玩、和家長互動多的孩子,在生活中習慣了“情緒來往”:
高興了會分享,生氣了能表達,不順的時候也懂得調整心情。
他們會說“我不喜歡這樣”“我們一起玩吧”“你先玩,我等一下”。
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背后是情緒理解力和社交能力的體現。
到了幼兒園、小學,這種差距就越來越明顯。
有的孩子人緣好,朋友多,老師也喜歡;
有的孩子容易被孤立,搞不懂怎么相處,一點小事就鬧情緒。
不是誰好誰壞,而是成長環境不同,孩子從小接觸的“社交訓練場”不同。
電視不是不能看,但看得太多、看得沒節制,付出的代價,可能是注意力、表達力、動手力,甚至是性格和情緒。
差距不會立刻出現,但幾年后,往往一眼就能看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