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市教育局印發了《關于做好2025年全市小學入學登記工作的通知》,就全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登記時間、登記對象、登記方式、需準備的材料等有關事項作出具體部署。
一、登記時間
2025年7月9日8:00—7月14日18:00
二、登記對象
年滿6周歲(2019年8月31日及之前出生)的適齡兒童。
三、需準備材料
(一)本市戶籍適齡兒童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及入學子女《居民戶口簿》(本市戶籍適齡兒童戶籍變更截止時間為2025年4月30日);
2.《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
3.《出生醫學證明》。
(二)非本市戶籍人口子女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及入學子女《居民戶口簿》;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持有的本市滿一年的《居住證》(2024年4月30日前辦理);
3.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有效工作證明或《勞動合同》及個人依法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一年的證明(2025年4月30日前連續繳納12個月以上),或一年以上有效《營業執照》(2024年4月30日前辦理);
4.《出生醫學證明》。
四、登記方式
2025年全市小學入學全部實行網上登記。適齡兒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通過手機端或電腦端實名注冊小學入學登記賬號后,即可進行入學登記。
(一)手機端
公眾號登錄入口:關注“太原教育”微信公眾號,點擊“微服務——義務教育招生”,進入“太原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系統”,點擊“我要上小學”。
APP登錄入口:在“我的太原”APP中點擊“義務教育招生”,進入“太原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系統”,點擊“我要上小學”。
(二)電腦端
太原市教育局官網:登錄http://jyj.taiyuan.gov.cn,點擊進入“太原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系統”后,點擊“我要上小學”。
此外,還可以通過電腦端登錄山西省政務服務網(https://www.sxzwfw.gov.cn)進行入學登記。
五、有關情況說明
1.凡今年小學入學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和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口子女,無論選擇公辦小學還是民辦小學,均須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登記。小學入學登記須適齡兒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進行注冊并填報信息,注冊手機會在后期收到審核、錄取等通知。
2.適齡兒童個人的關鍵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證號、戶籍、住址等要真實有效。系統將對已登記適齡兒童的戶籍、房產等信息進行比對。
3.選擇公辦小學就讀的適齡兒童,由縣(市、區)教體局根據政策分配學位。選擇民辦小學就讀的適齡兒童只能選報一所民辦小學。民辦小學網上報名人數小于招生計劃的,全部實行注冊入學,空余計劃不再進行補招;網上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選報民辦小學的多胞胎子女可自愿選擇是否進行捆綁搖號(關聯派位)。
4.信息提交后,注冊人可在小學入學登記期間隨時修改相關信息,但入學登記時間截止后將無法進行修改。
5.有入學需求的港澳臺、外籍適齡兒童,無需進行網上登記,家長可直接向居住地所在縣(市、區)教體局咨詢相關政策。
6.小學入學登記結束后,通過網上審核,選擇公辦學校的,學校將適時向符合錄取條件的適齡兒童入學登記注冊人發送入學通知;選擇民辦學校的,先進行報名資格審核。需現場審核資料的,不必到學校排號,注冊人收到預約審核通知后,由適齡兒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攜帶有關材料在預約時間內到相應地點進行現場審核。
7.各民辦小學應按照全市統一要求,認真準確核對被錄取學生的有關信息,并在規定時間內按規定格式將錄取學生名單(紙質版和電子版,紙質版每頁需校長簽字并加蓋學校公章)和《2025年太原市小學學位確認表》報送屬地縣(市、區)教體局審核。
8.在全市小學入學網上登記工作期間,各縣(市、區)教體局應安排所屬小學招生人員,在學校做好接待咨詢和技術指導等相關工作。因特殊情況,無法自行進行入學登記的,學生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可攜帶相關證件和材料到附近小學,請工作人員協助進行入學登記。對生源較少的偏遠農村小學要安排專人幫助操作困難的家長進行入學登記。
9.各縣(市、區)教體局及小學要充分樹立服務意識,對符合錄取條件的適齡兒童努力實現“入學跑零次”,對確需現場審核的要盡量實現“入學跑一次”。需現場審核材料的,要采取分時段、分批次錯峰預約等方式控制現場人數。
10.小學入學登記期間,網上登記時間先后與能否入學無關,家長可以錯時錯峰進行入學登記。每位新生入學只能申請登記一次,重復申請無效。
來源:太原教育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