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市教育局出臺2025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相關政策,對家長們最關心最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問
今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有什么特點?
答
2025年太原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堅持“政策穩定、規范有序、惠民提升”的原則,以提升群眾教育獲得感為目標,努力保障每一位適齡兒童少年便捷、公平入學。
問
孩子年滿幾歲可以上小學?
答
孩子年滿6周歲,即2019年8月31日及之前出生,今年就需要登記入學。
問
什么時候報名登記?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報名登記的時間一樣嗎?
答
今年全市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時進行報名登記,時間為7月9日8:00—7月14日18:00,共6天。時間較往年增加一天,讓廣大家長有更加充裕的時間進行報名登記。
問
本市戶籍的孩子上小學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答
本市戶籍適齡兒童需準備的材料包括三種: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及入學子女《居民戶口簿》;《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出生醫學證明》。
本市戶籍適齡兒童戶籍變更截止時間為2025年4月30日。
問
非本市戶籍的孩子上小學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答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及入學子女《居民戶口簿》;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持有的本市滿一年的《居住證》(2024年4月30日前辦理);
3.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有效工作證明或《勞動合同》及個人依法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一年的證明(2025年4月30日前連續繳納12個月以上),或一年以上有效《營業執照》(2024年4月30日前辦理);
4.《出生醫學證明》。
問
網上報名登記的流程是什么?如何操作?
答
全市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實行網上報名登記。
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通過手機或電腦端注冊賬號后,即可進行入學報名登記,共有四種方式可供選擇。
第一,手機關注“太原教育”微信公眾號,點擊“微服務——義務教育招生”,進入“太原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系統”,點擊“我要上小學”或“我要上初中”。
第二,手機登錄“我的太原”APP,點擊“義務教育招生”,進入“太原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系統”,點擊“我要上小學”或“我要上初中”。
第三,電腦登錄太原市教育局官網:http://jyj.taiyuan.gov.cn,點擊進入“太原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系統”后,點擊“我要上小學”或“我要上初中”。
第四,電腦登錄山西省政務服務網:https://www.sxzwfw.gov.cn,點擊導航欄“高效辦成一件事”,選擇“教育入學”,點擊“立即辦理”,選擇“太原市”>“區縣”>“小學入學/初中入學”,點擊“確定”后進入“太原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系統”,點擊“我要上小學”或“我要上初中”。
問
小學入學登記時,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答
凡今年小學入學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和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口子女,無論選擇公辦小學還是民辦小學,均須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登記。小學入學登記須適齡兒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進行注冊并填報信息,注冊手機會在后期收到審核、錄取等通知。
適齡兒童個人的關鍵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證號、戶籍(兒童本人戶籍)、住址等要真實有效。系統將對已登記適齡兒童的戶籍、房產等信息進行比對。信息提交后,注冊人可在小學入學登記期間隨時修改相關信息,但入學登記時間截止后將無法進行修改。
小學入學登記期間,網上登記時間先后與能否入學無關,家長可以錯時錯峰進行入學登記。每位新生入學只能申請登記一次,重復申請無效。
問
小學入學登記需要現場審核報名材料嗎?
答
小學入學登記結束后,通過網上審核,選擇公辦學校的,學校將以短信或推送信息形式適時向符合錄取條件的適齡兒童入學登記注冊人發送入學通知;選擇民辦學校的,先進行報名資格審核。需現場審核資料的,不必到學校排號,注冊人收到預約審核短信通知后,由適齡兒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攜帶有關材料在預約時間內到相應地點進行現場審核。
問
“最多跑一次”具體是什么意思?
答
為切實減輕家長負擔,今年持續推進我市義務教育入學“最多跑一次”改革,依托“太原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系統”,推進戶籍、居住證、房產、社保、出生證等入學相關信息互通共享,實現適齡兒童入學從信息登記到錄取“線上一網通辦”,對符合入學條件的適齡兒童實現“入學跑零次”,對確需現場審核的要盡量實現“最多跑一次”。
問
“長幼隨學”是什么意思?
答
為緩解多孩家庭接送困難,按照自愿申請、嚴格審核、穩妥推進的原則,我市將繼續實行多孩子女長幼隨學政策,符合條件家庭的子女可向縣(市、區)教體局申請入讀同一所公辦學校。具體實施細則由各縣(市、區)教體局制定。
問
“學位限定”是指什么?
答
我市各縣(市、區)從2021年起開始積極穩妥實行房產地址“學位限定”,即自登記入學之年起,同一套住宅6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小學1個學位,3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初中1個學位。如果家庭中有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多個子女,如二胎、三胎等,不受“學位限定”的限制。我市已從2021年起,在“太原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系統”中對適齡兒童入學登記的房產地址及適齡兒童就讀學校進行了記錄。
問
哪些學生可以報名民辦小學?
答
具有本市戶籍或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口且年滿六周歲(2019年8月31日及之前出生)的適齡兒童。
問
哪些學生可以報名民辦初中?
答
具有本市小學學籍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具有本市戶籍和外地小學學籍的應屆小學畢業生、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口子女應屆小學畢業生。
問
民辦小學一年學費大概多少錢?
答
從2022年秋季開學起,全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小學學段全部學位和陽曲縣域內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初中三年級學位,由市、縣(市、區)兩級政府購買,不再向學生收取學費;住宿費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項目和標準正常收取;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按照“學生自愿、據實收取、單獨立賬、定期結算”的原則收取。家長可在做出選擇前向相關學校了解具體情況。
問
電腦隨機派位是什么意思?
答
電腦隨機派位就是大家常說的“搖號”,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包括公辦和民辦)在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時,通過計算機程序隨機搖號的一種方式。其核心是以隨機性保障公平性,確保所有符合條件的學生享有均等的機會。
問
民辦小學和民辦初中什么時間搖號?什么地方可以查看派位結果?
答
民辦小學搖號時間為7月22日,民辦初中搖號時間為8月1日。派位結果在搖號結束當天通過太原市教育局官網實時向社會公布。
問
捆綁搖號是什么意思?
答
多胞胎子女家庭可在電腦隨機派位中,自愿選擇多胞胎子女是否捆綁搖號(關聯派位)。若多胞胎同時報名同一所學校,并在搖號時設定為關聯派位(視為一個孩子參與搖號),假如一孩被搖中,被綁定的孩子則也被認定為搖中;若兩人同時報名同一所學校,但不設定為關聯派位,那么,搖中誰錄取誰。
問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是不是都要搖號?搖不上怎么辦?
答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網上報名人數小于招生計劃的,不需搖號,全部實行注冊入學,空余計劃不再進行補招;網上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全部實行搖號(電腦隨機派位)錄取。
凡已被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錄取并辦理入學手續的學生,縣(市、區)教體局不再為其安排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學位。未被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錄取的適齡兒童、小學畢業生,由戶籍或學籍所在縣(市、區)教育局統籌安排,不得擇校。
問
有的機構或者個人承諾,搖號可以暗箱操作,可信嗎?
答
不可信。
往年在招生錄取時,會有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家長入學焦慮心理,虛假承諾有特殊渠道,可通過操控電腦派位系統來保證招生錄取,并向家長索取巨額費用。
我市從2015年起,就逐步實施了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的電腦派位錄取,期間,電腦隨機派位軟件不斷升級,經過第三方專業檢測,派位軟件的安全性、可靠性、概率性等都經得起考驗。
另外,所有報名數據會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下載封存,公正性有法律保障。電腦派位錄取系統和工作流程全市統一,搖號當日,電腦隨機派位系統現場安裝,報名數據現場啟封導入,錄取結果現場公布。整個錄取過程公證機構全程參與、現場公證,并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紀檢監察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學生家長和新聞媒體代表全程監督,全程錄像。
電腦派位不存在任何暗箱操作,派位過程公開、公平、公正,每名學生都有同等的中選概率,家長不要輕信“概率騙局”。
問
一些教育機構承諾,可以通過其組織的考試,去某些“熱門”初中學校,可信嗎?
答
不可信。
我市義務教育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所有公辦、民辦初中嚴禁組織或變相組織招生考試,嚴禁以學科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培訓證明等作為錄取依據。民辦初中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時,將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任何機構無權干預。
問
假如沒搖到心儀的民辦學校,能不能把學籍掛到公辦學校,然后去民辦學校借讀?
答
不能。
今年,在國家、省持續開展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2025)和基礎教育規范管理提升年行動的基礎上,太原市也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招生工作,繼續嚴格執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十項嚴禁”和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2025)相關要求。任何學校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超計劃、無計劃、違規跨區域招生。
凡違反規定超計劃、無計劃、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教育行政部門一律不予辦理學籍注冊手續。學校校長對學生“人籍一致”情況負有第一責任,嚴禁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嚴禁招生入學“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嚴查各類與招生入學掛鉤、關聯的收費行動。
來源:太原教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