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 日,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市的陽光格外耀眼。隨著一輛白色海鷗(參數(shù)丨 從無人問津到壟斷市場:比亞迪的 "三級跳" 奇跡 如果你在 2022 年說 "比亞迪能統(tǒng)治巴西新能源車市場",當?shù)厝舜蟾怕蕰δ悴欢嚒D悄赀@個中國品牌在巴西全年只賣出 260 輛車,連當?shù)乩吓栖嚻笠惶斓匿N量零頭都趕不上。 誰也沒想到,這個數(shù)字會在三年后變成 "每賣出10 輛純電車就有 9 輛是比亞迪"。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25 年 1-5 月比亞迪在巴西狂賣 3.9 萬輛,純電車型市場份額飆升到 92.16%,插混車型也拿下 35.8% 的占比。翻出銷量曲線來看,2023年1.7萬輛(暴漲 68 倍)、2024 年 7.6 萬輛(同比增 328%),這哪是賣車,簡直是坐著火箭開拓市場。 更有意思的是,比亞迪同款車在巴西的售價是中國市場的 2-3 倍。為什么當?shù)厝嗽敢饣ǜ邇r買?在圣保羅做貿(mào)易的羅德里戈說出了真相:"2023 年我買第一輛元 PLUS 時,朋友都笑我買 ' 不知名品牌 '。但現(xiàn)在他們看到我的車充電成本只有燃油車的 1/5,保養(yǎng)還便宜,全都來打聽怎么買。" 468 萬㎡的綠色基地:拉美最大新能源車樞紐長啥樣? 卡馬薩里工廠的規(guī)模足以讓巴西人驚嘆 ——468 萬平方米的占地相當于 655 個足球場,里面藏著三座工廠:能產(chǎn)純電和插混車型的乘用車工廠、動力電池模組廠、商用車工廠。初期 15 萬輛的年產(chǎn)能,不僅能滿足巴西本土需求,還能輻射阿根廷、烏拉圭等周邊國家。 走進車間你會發(fā)現(xiàn),這座工廠本身就是個 "環(huán)保標兵":屋頂鋪滿太陽能板,生產(chǎn)用電來自巴西的水電站(清潔能源占比 100%);雨水回收系統(tǒng)一年能省下 30 個標準泳池的水量;連污水處理都做到了循環(huán)利用。比亞迪巴西負責人笑著說:"我們工廠的排水比當?shù)仫嬘盟€干凈。" 最讓人振奮的是就業(yè)賬本:目前 1000 多名員工里 70% 是巴西人,全部投產(chǎn)后將創(chuàng)造 2 萬個直接和間接崗位。在巴伊亞州,能進比亞迪工廠工作已經(jīng)成了 "體面" 的代名詞,因為這里的薪資比當?shù)仄骄礁?30%,還能學到最先進的電動車制造技術。 向三大綠色夢想更進一步:工廠里藏著的 "可持續(xù)密碼" 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曾說過,企業(yè)要追求 "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生態(tài)" 三大夢想。這座巴西工廠正是這一理念的最佳實踐。 第一個夢想是綠色能源的本地化。巴西擁有豐富的水電和太陽能資源,工廠 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chǎn)的每輛車從誕生起就帶著 "零碳基因"。相比之下,當?shù)貍鹘y(tǒng)車企還在依賴火力發(fā)電,單這一項比亞迪就贏在了起跑線。 第二個夢想是綠色交通的普及。工廠投產(chǎn)將讓巴西新能源車價格下降 15%-20%,原本要攢錢三年才能買的電動車,現(xiàn)在兩年就能圓夢。更關鍵的是,比亞迪計劃 2025 年把經(jīng)銷商從 180 家擴到 240 家,連亞馬遜雨林邊緣的馬瑙斯市都能找到維修點。 第三個夢想是綠色生態(tài)的共建。從光伏電站到電動大巴,比亞迪在巴西已經(jīng)布局十年。如今卡馬薩里工廠的雨水回收、污水處理系統(tǒng),正在成為當?shù)仄髽I(yè)的環(huán)保教材。巴伊亞州環(huán)境部長參觀后直言:"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工業(yè)發(fā)展模式 —— 賺錢和環(huán)保能同時做到。" 逆襲路上的 "攔路虎":中國車企出海有多難? 光鮮成績背后,是外人看不到的 "闖關記"。2023 年巴西突然宣布提高新能源車進口關稅,一夜之間比亞迪的進口成本暴漲。"那段時間我們每天開會到凌晨,最后決定:與其被關稅卡住脖子,不如把工廠建在巴西。" 親歷者回憶道。 建工廠的挑戰(zhàn)更具體:找地塊時遭遇 "中國威脅論" 雜音,有人造謠 "比亞迪要搶占本地資源";培訓員工得先解決語言問題,技術手冊要翻譯成葡萄牙語,連機器按鈕都得重新設計;最頭疼的是適應巴西人的工作節(jié)奏 —— 當?shù)厝酥匾暭彝ズ托蓍e,比亞迪特意調(diào)整了排班表,保證員工每周能參加兩次足球賽。 還有個細節(jié)能說明有多不容易:為了讓車型符合巴西標準,工程師們把車拆開重新測試了 137 項指標。比如當?shù)匾掖既剂掀占埃蛯iT改造了油箱;雨季路面積水多,就把底盤升高了 3 厘米。這些 "量身定制" 讓宋 Pro 在巴西的碰撞測試中拿到了五星。 不止于車:比亞迪的 "滾裝船隊" 和全球化野心 如果你以為比亞迪只是家汽車公司,那就錯了。今年 4 月底,一艘能裝 9200 輛車的 "深圳號" 滾裝船抵達巴西,一次性卸下 7000 輛電動車 —— 這是比亞迪自建船隊的第六艘船。有了這支 "海上鐵軍",從中國到南美的運輸時間縮短了 12 天,成本降低 18%。 目前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已經(jīng)賣到 112 個國家,在泰國、匈牙利等國的工廠都像巴西這樣 "因地制宜"。2025 年上半年海外銷量 47.21 萬輛的成績,背后是 "哪里有市場,就把根扎在哪里" 的策略。 就像海鷗拿下 "2025 世界城市車" 稱號(中國品牌首次獲此殊榮),比亞迪在巴西的故事證明:中國車企的全球化不是簡單賣車,而是帶著技術、標準和環(huán)保理念的 "共建"。當卡馬薩里工廠的太陽能板在陽光下反光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工廠的投產(chǎn),更是一個中國品牌用實力改寫世界汽車格局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