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后期,陳毅到延安后不久,在給饒漱石和華中局的一封電報中表示:“七大后再回華中工作。”可是抗戰結束前夕,經過中央開會認真研究,決定讓101去主持華東工作,陳毅去東北主持工作。
當時華東尤為重要,它包含蘇中、蘇北、淮南、淮北和山東,還跟國民黨統治中心隔江相望。簡而言之,我黨在華東的力量雄厚,所面對的敵軍同樣強大,所以中央最開始決定讓101去華東。
而有考慮陳毅去東北,主要是他的資歷老,便于指揮和聯合到東北的,來自全國各地的軍政干部。
1945年9月中旬,101都快趕到山東了,突然接到中央要他轉向去東北的調令。剛出關時,他還只是冀熱遼軍區司令。過了一個月左右時間,東北人民自治軍成立,他才被中央任命為總司令。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朝令夕改、換來換去的情況?不是經過了審慎的研究嗎?究其根本,是中央對東北認識程度出現了變化,發現東北有席卷全國的戰爭潛力。當時延安的中央致電正在重慶談判的毛主席,“是否考慮派一個得力的軍事指揮員去東北?”在陳毅和101里面選一個“得力的軍事指揮員”,毋庸置疑是101。
而別看陳毅之前說“七大后再回華中工作”,其實這有點類似場面話,當不得真。不說黃花塘事件,他們此前的合作也不太愉快。
例如在1943年3月的反“掃蕩”作戰中,國民黨軍趁機侵入我新四軍淮北根據地中心,新四軍指戰員們奮起反抗,打得這些頑軍落花流水。其指揮官韓德勤被我軍俘虜,在如何處理他的問題上,陳毅和饒漱石意見相左。
陳毅認為應當釋放韓德勤,增加國民黨內部矛盾,為我軍所用;饒漱石則代表華東局明確反對。中央復電新四軍,同意陳毅所提辦法處理韓德勤問題。
當初陳毅被召到延安時,正欲傾吐滿腹的不平與憤懣,毛主席讓他一句也不要提了。很多人不明白,明明支持陳毅的毛主席,為什么把陳毅調離新四軍,又不讓陳毅在中央提自己的委屈。看一件事就能明白,毛主席讓陳毅不要提時,2年前從新四軍回來的少奇同志,對他進行了一番直截了當的批評。
雖說后來經過毛主席多次的悉心開導,陳毅選擇了向華中局和新四軍分會,發去自省自察的檢討報告,但心里頭肯定還是有些不舒服的。毛主席對此洞若觀火,因此在陳毅離開延安前,特地與之進行了開門見山的談話。
毛主席知道,中央下的命令,陳毅一定會執行,但有些話還是得說。陳毅坦誠地道出回華東的顧慮——同饒漱石的關系問題。他說自己回去后,恐怕沒有事做,起不到什么作用啊。“沒有事做”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做不了任何事”。
毛主席一臉嚴肅地看著陳毅說:“怎么會不起作用?只要你坐那里,就有作用!”陳毅有些明白了,自己去華東工作,是代表中央去的。對毛主席而言,白區工作出身的饒漱石,還是沒有在井岡山革命的陳毅值得信賴。
1945年10月,陳毅剛到山東,就以華東局副書記、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山東野戰軍司令員的職務,指揮部隊發起津浦戰役,殲敵人2萬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