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到小暑節氣了,火辣辣的天兒正式開場。小暑后日頭毒得能曬脫皮,田里的莊稼正渴水卻也怕澇。老輩人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這話一點不假。
未來幾天悶熱難耐,玉米稈子拔節期最怕干旱曬蔫。可天氣預報說,華北平原后天起要連下幾場透雨。這雨來得及時,卻也讓棉花地犯了難——積水漚根可咋整?
山區種果樹的老鄉注意,暴雨可能帶起山洪沖毀梯田。湖邊種水稻的農戶得盯著,大風掀翻秧苗可不是小事。還記得去年小暑,隔壁村老李沒及時清溝渠,玉米地被淹了半畝。
現在地里的紅薯藤正瘋長,得趁晴好天翻藤防扎根耗養分。菜園子的辣椒茄子,大日頭下要搭遮陽網,不然果子會曬傷。養殖棚里更悶熱,雞鴨鵝得保證飲水充足,圈舍要常通風。
老一輩看云識天氣的本事,至今還是管用的——云低黑沉要防雹。
不過咱也得信科學,手機上的氣象預警該開還得開。
南方丘陵地區,雷陣雨頻繁,地里干活別扛著農具站高處。東北剛收完冬小麥的地塊,得趕緊整地備種下一茬作物。
有人覺得老辦法夠用,可面對連續暴雨,光靠曬伏曬霉可不夠。
咱得把土辦法和新科技結合,比如用草木灰防蟲又防潮。
最讓人掛心的是,未來十幾天可能有臺風擦邊,沿海大棚得提前加固。玉米抽雄期遇上高溫,授粉受影響可咋辦?
得人工輔助授粉。水稻灌漿期要是雨水太多,空殼率會漲,得排水曬田控一控。每個節氣都是種地的時間表,小暑就是給莊稼闖關打前站。
你看那蟋蟀都躲到墻根下了,說明天熱得厲害,農事得趕早。不同地塊有不同講究,平原防澇、山區防沖、湖區防大風。
家里有老人種地的,得提醒他們別在正午下田,容易中暑。村里的氣象信息站該多跑跑,最新的天氣消息比啥都重要。
還有那剛種下的蔬菜苗,暴雨一來容易倒伏,得插竹竿固定。
說來說去,小暑前后就倆字:搶時。
搶在災害前把防護做足。可能有人會問,這么熱的天,能不能等涼快些再干活?可莊稼不等人啊,錯過這幾天,秋收的收成可就要打折扣。
咱農民靠天吃飯,可也得學會跟老天爺“打交道”。該遮陽時遮陽,該排水時排水,該加固時別偷懶。最后再啰嗦一句:明天趕緊把溝渠通一通,后天雨來了才不怕澇。
關注咱們,后續天氣變化和農事技巧隨時更新,別耽誤了收成!記住嘍,小暑把防護做周全,秋收糧倉才滿滿當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