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自己都吵翻了——“潮汕”二字該不該代表這片土地?
有人說“潮汕”是侵略者起的恥辱名,有人嫌它模糊了自家城市,有人覺得外界只認這倆字。
先講歷史。
從前這片地叫潮州府,管著現在的潮州、汕頭、揭陽,甚至汕尾一部分。老輩潮州人最擰巴。他們說“我是潮州人,不是潮汕人”,翻出古籍說“潮汕”才百來年,哪有“潮州”千年根基?
汕頭人想法不同。上世紀中葉,汕頭地區管著整片地,是廣東第二大城,現在提“潮汕”,他們總想起當年的風光。揭陽人、汕尾人更糾結。
揭陽說“叫揭陽沒人知,叫潮汕又像沒自己”,汕尾直接抵觸——“憑啥說我屬于潮汕?”連公共設施都鬧矛盾。
潮汕機場在揭陽,潮汕站在潮州,外地人覺得“潮汕”挺順,本地人卻犯嘀咕。
有老人嘆氣:“以前出遠門,說自己是潮州人,海外僑胞都認;現在說潮汕,倒像丟了根。
”年輕人想法不一樣。他們刷到“潮汕牛肉丸”“潮汕砂鍋粥”上熱搜,覺得“潮汕”能帶貨,爭這些干啥?
問題來了。名稱亂,影響的可不只是嘴仗。
有企業老板說:“客戶問我哪的,說潮汕,人家點頭;說揭陽,人家愣神——這單生意差點黃。”參考隔壁閩南。晉江、石獅、泉州,各有各的名,卻都掛著“閩南”標簽,外人一聽就知是福建那片,發展也沒耽誤。
潮汕為啥難學?有人說“家族觀念太強”,有人說“歷史積怨太深”,還有人說“汕頭當年沒帶好頭”。最扎心的是。
外地人一提潮汕,只知道牛肉丸、功夫茶,具體到潮州廣濟橋、汕頭小公園、揭陽進賢門,反而少有人知。有學者說:“地名是認同感的根,也是向外的窗。
根要穩,窗要亮,缺一不可。”現在爭議還在繼續。
有人提議叫“汕潮揭”,有人說“粵東”更合適,可民間認的還是少。
你說“潮汕”這倆字,到底該不該留?是守著“潮州”的老根,還是借著“潮汕”的名氣?
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是支持保留,還是覺得該換個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