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美食,請關(guān)注+置頂我,謝哈
好吃的人,哪兒都想去
來了,坐會,喝杯茶。
很多朋友說,又嘴饞潮汕的那些好吃的了,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盤點大眾喜愛知名度高的潮汕美食。
開始之前先跟大家安利一番,讓大家了解到除了潮汕牛肉丸之外,在潮汕還有那么多美味等著去品嘗!
各種粿
先科普一下:潮汕人對于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經(jīng)過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稱"粿"。潮語的所謂粿,實際就是別處所稱的糕,但包括的范圍又不單純是"糕"。"粿"因加入各種配料而衍生出各種稱法,如甜粿、菜頭粿、草仔粿、芋粿、白粿等。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筍粿
筍粿,潮州地區(qū)盛產(chǎn)竹筍,故以竹筍為主要原料制作而得名。也正是因為筍粿的主要原料是春筍,所以筍粿有比較強的季節(jié)性,一般五六月份的筍粿是最好吃的。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陳小K
咸水粿
外觀看起來如一個個小碗,白白嫩嫩,由米漿制作而成,這家伙叫咸水粿。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陳小K
粿皮白嫩,夾起來很像果凍,攤主把熱的菜脯干盛放在中間的小坑內(nèi),一口一個,雖然粿皮無味,但嚼勁是有的,是一種綿軟的韌勁,菜脯干咸香入味,整體很搭,5塊錢一份吃到飽,必須推薦。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陳小K
草粿
草粿就是龜苓膏啦,是熱熱的,撒上糖粉就可以吃了,味道并不好,但有原汁原味的微苦,比起我們平常吃到的各種添加劑味道,想想,覺得挺好。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陳小K
梔粿
梔粿是潮汕特有的糕點,因為加入搗碎的梔子汁液而呈棕黃色,吃的時候蘸上白糖,微苦中帶甜,還可以助消化,增食欲。潮汕主婦們喜用紗線牽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盛放于白瓷盤上,用白砂糖蘸粘著食,甜潤爽口,涼喉解渴,滿滿潮汕小孩的童年記憶。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牛雜粿條
判斷牛雜粿條的好壞有3個方面,湯底、牛雜的新鮮度以及粿條口感。一碗濃厚香醇的湯底不但喝起來舒暢,還能讓本來無味的粿條增添一層香味,當(dāng)天新鮮的牛雜經(jīng)過處理,無任何腥味,又不失牛肉自身的味道,粿條入口綿軟卻有韌勁,此時,南姜末獨有的味道更是令香氣再上升一個層面。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陳小K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陳小K
潮州春卷
以一家叫胡榮泉家的最為著名,老字號,用料考究,主料綠豆瓣,配以時令鮮蔬、豬肉、蝦米、香菇絲等等佐料,搭配不固定。胡榮泉家的春卷是上過《舌尖》的,自然有它的獨到之處。外皮金黃酥脆,個大,內(nèi)餡豐富,飽滿綿密,咬一口,滿城春意便在這唇齒之間,本應(yīng)屬立春時節(jié)的小吃,現(xiàn)在隨時可以吃得到,必須不能錯過。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陳小K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陳小K
腐乳餅
餅皮雖然看著像月餅,但更加酥,小小的一口下去,南乳味摻和著酒香充斥口腔,用料有肥肉,卻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反而讓烘烤的餅皮多了一份柔潤清香,兩種食材相互輝映,如高山流水一般和諧共存,錦上添花。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陳小K
鴨母捻
算是湯圓吧,餡料有綠豆沙,紅豆沙,芋泥,芝麻等等。因為煮好的湯圓浮起來,有如白色的鴨蛋。鴨蛋潮州話叫鴨母卵,故稱鴨母捻。這里的鴨母捻嫩滑,餡飽滿,還添加了銀耳,紅棗,蓮子,百合等材料。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陳小K
豬油糖
潮汕小孩童年的記憶,潤滑爽口,柔軟生香,甜而不膩,既能給身體補充能量,又能飽嘗口福,但因油膩還是不能多吃。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陳小K
瓜條和瓜冊
瓜冊或瓜丁是用冬瓜瓤肉為原料,蜜餞而成。用的是選質(zhì)地純良專種在秋后收成的老瓜,先刨去外皮,按瓜丁瓜冊規(guī)格切成條片,置石灰池里泡十幾小時,撈起放入清水池浸泡多次,盡去雜味,再撈起煮熟放入熟白糖液里蜜餞多次,再熬糖液,冷卻過篩。瓜丁瓜冊,晶瑩透亮,清甜爽口,潤喉清肺。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陸小牧
糖砂番薯芋頭(又叫金玉滿堂)
起來外面有一層較硬的糖層,里面的番薯則有點酥軟,甜脆的外殼加上軟糯的番薯,非常開胃。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腌赤心蝦姑
蒸、煮、灼、炒,潮汕人精通十八般海鮮烹調(diào)手藝,卻對生腌情有獨鐘。因為潮汕人認(rèn)為,只有生腌才能最大程度保留海產(chǎn)最原始的鮮味。用豉油、辣椒、蒜頭、芫荽等腌料將海鮮生浸,門道在于腌料的調(diào)配,既要足夠滲入食材,又不能太濃。在汕頭,用來做生腌的大多是“小海鮮”,價格不貴,送粥下酒皆宜。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四五月份,正是蝦姑最肥美的時節(jié)。新鮮的蝦姑通體透亮,卻是赤心,看得見像咸蛋黃一般厚厚的紅膏,吃起來幼滑鮮甜。薄殼雖小,鮮味卻絲毫不輸蝦姑,吃上根本停不下來。
血蚶
這就是“暗黑料理”在榜美食之一啦,掰開血蚶,血紅一片,看上去很恐怖,但其實味道鮮美。蚶不宜炒也不宜煮,通常是做成生腌血蛤,這樣才更美味,把燙好的血蛤,加入辣椒醬油蒜末這些調(diào)味,這時一陣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用手一剝,殼里面流著“血”,醬油恰當(dāng)好處了與“血”互融,散發(fā)了突如其來的香味,一口咬進(jìn)去,肉嫩潤滑,鮮美異常,流入喉嚨的汁香味濃郁,別有風(fēng)味。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魚飯
所謂“魚飯”,就是把不剖膛的海魚,用淡鹽水腌起,然后放入濃鹽水煮熟,自然冷卻。最常用的魚是巴浪魚,便宜,一拃多長。腌魚的人每四個小時給小魚翻個面,這樣魚肉滲下的汁水會在魚皮內(nèi)部形成一層均勻的魚凍。那種鮮,可能是生活在北方一輩子都無法體驗的。鹽水的浸漬,促進(jìn)魚肉中本來甜度的緩慢釋放,形成獨特的鮮甜。再蘸點普寧豆醬,魚飯的鮮便會到達(dá)極點。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墨斗卵煎蛋
墨斗卵煎蛋就是墨魚卵打成膠制成的粿品,極有彈性,在平底鍋用力壓薄再用豬油煎炒均勻,切塊加蛋后繼續(xù)煎至誘人的金黃色,但里邊還軟嫩雪白,很有嚼勁,可以蘸點紅辣椒醬吃,好吃cry!
來自螞蜂窩用戶 陸小牧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普寧炸豆腐
炸豆腐絕對是吃潮州菜不得不點的那片金黃,切成三角形的嫩豆腐放入油鍋中,炸至外表酥脆,傳統(tǒng)蘸料是一小碗韭菜鹽水,搭配吃起來,外酥里嫩,豆香滿溢,每次去潮汕餐廳都必點!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丸類
說起丸子還得說說潮汕牛肉丸!
潮汕牛肉丸最早起源于客家,同是手捶,客家用刀背,潮汕用特制鐵棒,使口感更加爽脆;客家煮牛肉丸用清水,而潮州則用牛肉、牛骨熬湯來煮,丸子保留了牛肉本身的濃郁香味,因技藝精湛,味道出眾,被發(fā)揚光大,就很少有人知道潮汕牛肉丸的起源是客家。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許多人關(guān)于潮汕的印象就是牛肉丸了,就像河南燴面、蘭州拉面、山西刀削面、武漢熱干面、鎮(zhèn)江鍋蓋面、河北驢肉火燒、天津煎餅果子、湖南口味蝦、東北豬肉燉粉條、山東大蔥蘸醬、西安肉夾饃、南京咸水鴨、北京烤鴨、上海生煎、重慶火鍋、福州佛跳墻、香港茶餐廳一樣,早已深深扎根在了全國人民的心中。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好的潮汕牛肉丸,必定達(dá)到口感之極致,表面肉質(zhì)密實,紋理呈不規(guī)則的長細(xì)條狀。 來到潮汕,絕對不能錯過的,就是牛肉丸。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魚丸
吃過了當(dāng)?shù)卣诘呐H馔瑁~丸值得一嘗,絕對驚喜。潮汕魚丸能做到爽口彈牙沒魚刺,做魚丸的原料用的都是白肉魚,而已肉質(zhì)要較堅韌,這樣打出來的魚丸,Q彈爽口,顏色雪白,用清水煮開會膨脹變大,口感極佳!搭配魚餅做一晚湯河粉,撒上香菜和蔥花,吃兩碗沒問題!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潮汕美食還有好多好多,因為愛吃的潮汕人真是太會做菜,比如鹵鵝,魚餃,五花八門的海鮮等等等等!而其他的美味和其中真正滋味,只有等你親身到了潮汕,才能發(fā)現(xiàn)了。
-end-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帶你吃遍五洲四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