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六年,在正月十五上元節的晚上,康熙帝偶做一夢,一白胡子老頭兒從天而降,留下一首詩:
“紫垣星動九霄寒,
未啖晶丸咒已懸。
若待中元妃子笑,
天鞭不落玉階前。”
康熙帝醒來后,越想越不對勁,這是上天給的警告啊。災難將至,皆是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災難。而上天也給了破解之道,那就是在今年中元節之前,吃到新鮮的“妃子笑”荔枝,天鞭就不會降臨紫禁城。
就這樣,《雍正王朝》中的康熙帝,要吃鮮荔枝,他的那些皇子們該如何應對呢?
一、
鏡頭中,一張空龍椅,龍椅兩邊有兩幅對聯,鏡頭往下拉,看到一顆珠子,再往下拉,原來是一頂皇冠!
皇冠的下面便是康熙帝,此時的他正手握佛珠,焦急的在跪滿朝臣的大殿上走來走去。走了幾圈之后,他終于在龍椅前面停住,目光停留在了大殿上的一副對聯上面:
“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
沉思良久后,康熙帝突然抬起頭,掃視了一遍群臣,發話了:
“太子呢?四阿哥呢?”
是啊,現在上天給了警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考慮的就是太子。只可惜,此時的太子正跟小媽鄭春華在假山那親親呢,還是對方提醒他,快去上朝。
隨后,意猶未盡的太子胤礽,偷偷溜進大殿,想悄無聲息的走到康熙帝面前,可惜皇阿瑪沒給他這個機會:
“胤礽,你說,該怎么辦?”
此時太子胤礽還一臉懵逼狀態呢,幸虧跪在他旁邊的步軍統領托合齊,偷偷提醒他幾句。太子胤礽這才恍然大悟,急忙跪倒在地,向康熙帝回話:
“兒臣以為,應該馬上行動,運荔枝。”
康熙帝一楞,臉色明顯一黑,冷冷的回了一句:
“怎么行動,怎么運荔枝?”
太子胤礽顯然是有點傻眼,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只能把頭低的更低一些,說道:
“皇阿瑪英明睿斷,自有主張!”
康熙帝當場就惱了,朕是有主張,關鍵是要問你有什么主張?
二、
此話一出,下面跪著看熱鬧的眾皇子們,明顯有嘲笑聲發出,尤其是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
可是事情一出,總得有人接話才行,于是號稱“賢王”的老八胤禩站了出來:
“自皇阿瑪當國以來,殫精竭慮,傾心治國,百姓安居樂業,已有三十多年沒有災難發生。兒臣認為,中元不見妃子笑,天鞭不落玉階前,沒有依據,以皇阿瑪的雄才偉略……”
在一旁聽著的老十三胤祥不高興了,插了一句話:
“八哥,別忘了,在康熙二十三年,皇阿瑪也做過一個夢,是一個“瞿悉達”的僧人,在夢中向皇阿瑪索要16件大衣,后來皇阿瑪照辦,才獲得了《五公經》。”
老八胤禩一時語塞,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支支吾吾回道,就算皇阿瑪沒有做這個夢,以皇阿瑪的英明睿智,那《五公經》也必然能得到。
下面的老十胤誐聽完這句話,叫了聲好:
“八哥說的對!”
康熙帝陰著臉,一字一板的回了一句:
“朕問的不是夢境會不會成真,朕問的是今年七月十五之前,你們能不能運送鮮荔枝進這紫禁城?”
老八胤禩略一沉思,急忙接話:
“皇阿瑪,兒臣以為,當務之急,無外乎錢物兩項。一方面降旨給南方各省,命他們即刻調運荔枝進京。另一方面,通知戶部,從國庫撥出銀兩,搶修沿途官道,安排沿途驛馬,確保荔枝能及時運達!”
三、
沒等康熙帝回復,只見大門突然打開,一身雨水的老四胤禛出現在大家面前,急走幾步下跪。
面對康熙帝詢問怎么這么久才到,老四胤禛回道:
“回皇阿瑪,兒臣去戶部清查存銀和南方產荔枝的省份去了!”
老十胤誐一抓腦袋,突然來了一句:
“皇阿瑪,戶部歸八哥管轄,四哥這是越俎代庖!”
康熙帝沒理會他,示意老四胤禛繼續說。
老四胤禛道:
“皇阿瑪讓我們多多留心政事,軍政民務凡有重要建議,都要隨時向皇阿瑪和太子稟報。”
得到康熙帝的贊許后,老四胤禛繼續補充:
“據兒臣所查,我大清產荔枝的省份,集中在兩廣、福建和海南等地。而皇阿瑪又特意提到‘妃子笑’品種,則最大產地為廣東。從廣東到京城,正常行程兩個月時間,就算用上六百里加急路上也要走半個月。”
見康熙帝若有所思,老四胤禛繼續回答:
“而荔枝,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顯然老四胤禛這次是有備而來:
“皇阿瑪,當務之急,應該馬上研究運送荔枝之法,增加荔枝保鮮度,至少半個月不腐。同時速派欽差下廣東,沿途查看官道,就地籌款修路,安排驛馬和士卒,策劃路線。”
康熙帝一愣:
“為什么要籌款修路?”
老四胤禛看向老八胤禩,默默來了一句:
“戶部已無銀可調!”
四、
聽完老四胤禛的匯報,康熙帝若有所思,踱來踱去,最后望向跪在地上的太子胤礽道:
“宗室與國同體,如果我們不能好好感知天意,未能及時運達鮮荔枝進京,不僅老百姓遭殃,天災也必將降臨至這紫禁城!”
隨后,康熙帝宣布,誰能趕在七月十五之前將鮮荔枝運送進京,加封親王爵位!
東宮內,太子胤礽正在發飆,一把將桌子上的茶杯劃拉到了地上,屋內地下跪著托合齊、黃體仁、肖國興等人:
“廢物,廢物,都是一群廢物,你們也都飽讀詩書,運送荔枝這種一千年前就能做到的事,現在竟然告訴我做不到?”
黃體仁在下面哆哆嗦嗦回道:
“太子息怒,臣查遍史書,當年唐玄宗運送荔枝的路線,是從涪陵運到長安,也就是現今的重慶到西安,這條路只有一千六百余里。現如今重慶那里產的荔枝寥寥無幾,根本就不夠圣上要求的數量,只能從廣東茂名那里運,而且是運到京城。”
肖國興接過話茬:
“是啊,就算從重慶運送荔枝進京,也比唐朝時期的路途增加了一倍,若是從廣東運荔枝,路程將會是當年的三倍之遠,就算荔枝能保存十天,這……這也無論如何也運不到啊。”
太子胤礽又把宮女剛送上來的茶杯摔到地上,直接怒了:
“住口,住口,滾!滾!”
五、
隨后,心煩意亂,在屋內踱來踱去的他又沖出門去,沖著樹上的幾個人大吼:
“都給我下來,粘桿處的一群廢物,這樹還沒發芽呢,大冬天的你們粘哪門子知了?”
沒成想,一個聲音從門口傳來:
“二哥,大中午的,生什么氣啊?”
太子胤礽見老四胤禛從外面走了進來,也沒給好臉色,陰著臉又回到屋中,老四胤禛跟著他進了屋。隨后,太子胤礽就開始抱怨上了,說自己當了三十多年太子了,見了皇上還跟老鼠見了貓一樣。老八胤禩他們平時給自己下套也就罷了,沒想到自己的人,竟然背著自己去邀功,這太子當得實在太窩囊!
老四胤禛再傻,也不會聽不出太子胤礽的話中有話,急忙辯解:
“二哥,我去查戶部,是本想給你提個醒,結果遇到了皇阿瑪要吃荔枝這檔子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我可不是為了邀功啊!”
太子胤礽一看老四胤禛轉過臉去,有點生氣的樣子,估計氣也消了,又開始安慰他:
“老四,我可沒說你啊,你可別多了個心眼兒。我問你,你來找我是不是想讓我同意,派你去辦運送荔枝的差事?”
老四胤禛就坡下驢:
“二哥,你說這差事,我接還是不接?”
太子胤礽笑了:
“接?拿什么接?就算你運送成功了,還不得得罪一大幫子人。干嘛干這種受累不討好的差事呢,別忘了,你是我的人!差事要辦砸了,我怎么保你?”
六、
最終,太子胤礽受不了老四胤禛的軟泡硬磨,還是答應了他的請求,將會向康熙帝提議,由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接下運送荔枝的差事,即刻啟程下廣東。
與此同時,八爺府上,老九胤禟、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跟老八胤禩也有一番爭論。老十胤誐不太理解,八哥為什么不愿意接下運送荔枝的差事,畢竟廣東地界是九哥的地盤。
老九胤禟也在一旁惋惜,沖著一直在畫畫的老八胤禩抱怨:
“八哥,這么重要的一個差事,你不去接,咱們中間誰去接?你也得定個章程啊,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這親王又被太子的人給搶了去?”
老十胤誐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從廣東到京城,這一路上都是咱的人,咱們要是接了這個差事,還能行很多方便呢。
老八胤禩這才停下手中的活,看了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一眼后,把頭轉向一直坐在一邊不說話的老十四胤禵:
“十四弟,你說說,這個差事咱們能不能接?”
老十四胤禵站起來,搖了搖頭,道:
“難,運送荔枝,四千多里地,牽扯到上上下下那么多人,那么多銀子。就算運到了,這也把人都得罪光了,所以我想,這個親王不當也罷!”
老八胤禩笑了,轉過頭來囑咐大家,這個差事他不接,大家也不要接,就讓四哥接,回頭咱們給他攪黃了就行了。
七、
大爺府上,老大胤禔將金陵副將馬國成喊了過來,問他話:
“國成啊,你也在金陵當過差,我問你,運荔枝這事,到底可不可行?”
馬國成一臉為難:
“大爺,要說上陣殺敵,我還能說上幾句,要說運荔枝這事,我實在是不太懂啊!”
老大胤禔嘆了口氣,太子的人在出風頭,老三的人在研究古籍,老八的人又上躥下跳的,咱們就這么一聲不吭,任由這么大的功勞拱手讓人?
思來想去,老大胤禔還是不想放過這次機會,于是把馬國成喊到身旁,耳語了幾句:
“我們的人去廣東湊熱鬧不太方便,這樣,你幫我安排一下,派大福晉的嫡親長子去福州,調查一下那邊的荔枝好不好運送進京,同時通知池州知府李淦,做好接應!”
馬國成聽完吩咐剛要離開,老大胤禔又喊住他:
“等等,你也收拾一下,馬上啟程沿水路去揚州,研究一下水運路線。”
馬國成一楞:
“啊,揚州?”
老大胤禔回道:
“對啊,你不是有個老相好也在那邊?”
馬國成急忙下跪:
“大爺,咱不興開這玩笑啊?”
老大胤禔詭異一笑,拍了拍馬國成的肩膀,示意他起來:
“咳,都懂,我前幾天還給揚州知府車銘去過信,詢問揚州知縣田文鏡的事。放心,都安排好了,你這當干爹的過去,他還不得好好接待?”
馬國成還想辯解,又被老大胤禔按住:
“再說了,我都打聽過了,田文鏡做事認真,有他幫忙,咱們趕在老四他們之前運送荔枝進京,未必不可行。”
八、
三爺府上,也是同樣的場景,老三胤祉坐在前堂椅子上,李紱帶著一群文人簇擁在他面前,七嘴八舌的在爭論著什么。
先是李紱:
“三爺,我要上書皇上,要知‘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人馬斃于路者甚眾,百姓苦之。故運送荔枝這事勞民傷財,實屬不當,否則,天災沒到,人禍先至,壞我江山社稷。”
李紱話音剛落,就聽到下面的一群文臣中,有一個長相巨丑的人大喊一聲:
“說的好!今年春,直隸山東久旱無雨,根據名臣于成龍推的易理……”
話音未落,老三胤祉就狠狠瞪了此人一眼,喊人攔住他,讓他住口:
“孫嘉誠,你又起什么哄,離你出場還有十多年呢,你先中了科舉再說吧!”
隨后謝濟世站了出來:
“三爺,屬下覺得,我們不能掃皇上的興,絕不可這時候提出反對意見。我們應該做的是仔細研究古籍,找出當年荔枝運送的方法,加以改良,不再勞民傷財,豈不美哉。”
老三胤祉贊許的點點頭:
“是啊,我還能干什么呢,不過是吊幾句文罷了。這親王啊,跟我無緣,廟堂啊,也得遠離,咱們啊還是好好編書吧!”
眾人散開后,老三胤祉又突然叫住李紱,跟他耳語了幾句:
“你啊,關注一下太子府上的傻瓜太監,最近我看到大爺的人多有跟他接觸,若有異常,及時跟我匯報!”
就這樣,由于康熙帝做了一個夢,醒來后便要吃荔枝,眾皇子們為此也展開了激烈的爭斗:
太子胤礽在京城坐鎮,派出了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去完成運送荔枝的差事;老大胤禔不甘心這份功勞被太子的人搶去,決定派人去福建,私下里通過水路也運一下,成了皆大歡喜,沒成也不用擔任何責任;老三胤祉手下全是文人,根本就無法承擔運送荔枝的差事,于是一心修書,不去爭什么王爺爵位;老八胤禩一伙兒,則按兵不動,私下里通知南邊的官員,給老四胤禛一行使絆子,不讓他們的差事得逞。
原本想,這個胡說八道的假設,一篇文章就寫完了,沒想到寫起來后,越寫越多,四千多字才剛剛寫完個開頭。所以,因為篇幅關系,也只能寫到這里了,若大家喜歡,那就給個鼓勵。
下回就是老四胤禛下廣東,籌款運送荔枝的事了,在那里還有哪些精彩的表現呢,敬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