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最近五臺山那事兒你們聽說了嗎?簡直太炸裂了!一個和尚隨手一扔,直接把自己的“鐵飯碗”給扔沒了,還引發(fā)了一場全網大討論,這背后到底咋回事?今天咱就來嘮嘮。
事情得從6月22日那天說起。幾位老人家大老遠從老家趕來,背著自己辛苦種的大米,滿心虔誠地來到五臺山演教寺,就想把這份心意供奉給佛祖。
誰能想到,這一趟卻成了一場糟心的經歷。
他們請了個穿藍灰色僧服的和尚帶路,到了天王殿。
本以為這是個尋常的供奉儀式,可沒想到,殿里突然沖出來一個穿棕黃色衣服的僧人,跟個火藥桶似的,二話不說,抓起一袋米就往門外走。
這還不算完,一邊走還一邊跟帶路的藍衣和尚吵起來,那語氣,兇得不行,就差沒動手了。
藍衣和尚脾氣倒是好,一直耐心解釋,可這黃衣和尚根本不聽,直接把米扔出了門外,還嘴里嘟囔著“糧庫有的是,這些都是老陳米,有的是”。
這一幕,把在場的人都看呆了,這還是我們印象里慈悲為懷的和尚嗎?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要珍惜糧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話都快背爛了。和尚不更應該以身作則嗎?以前那些下山化齋的僧人,掉在地上的米粒都要撿起來吃,現在倒好,直接扔大米,還理直氣壯的,這反差也太大了吧!
更離譜的是,這事兒被拍成視頻傳到網上后,熱度直接爆表。發(fā)視頻的人還自稱是扔米和尚的徒弟,不僅不覺得他師傅有錯,還說是那些供奉的人不懂規(guī)矩,這不是火上澆油嘛!網友們瞬間炸了鍋,紛紛在評論區(qū)開噴。
還有眼尖的網友發(fā)現,這扔米的和尚手里還拿著個折疊屏手機,看那款式,價格可不便宜,起碼得上萬元。
這下網友們更不干了,一個出家人,拿著這么貴的手機,還嫌棄別人供奉的大米,這像什么話?
隨著輿論越鬧越大,五臺山官方終于坐不住了,趕緊展開調查。
7月2日,調查結果出來了,這事兒確實發(fā)生在6月22日,視頻沒造假。原來演教寺有規(guī)定,供養(yǎng)要在文殊殿統(tǒng)一接收,不能隨便在天王殿放供品。雖說有規(guī)定,但和尚扔米的行為肯定不對。
最后的處罰結果是,扔米的和尚釋某道被“起單離寺”,也就是被驅逐出山,丟了“鐵飯碗”,還被勸返回老家;寺院負責人釋某泯也被警告和勸誡。
五臺山佛教協(xié)會還發(fā)布了《關于文明接待來山信眾的倡議書》,看來是想借此機會整頓一下風氣。
本以為這事兒到這兒就結束了,可沒想到,這只是個開始。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qū)爆料各種寺廟里的奇葩事兒,原來扔米只是冰山一角。
有人說在五臺山親眼見過老和尚對送錢的信徒笑臉相迎,對錄像的香客卻怒目圓睜;
還有人吐槽供的水果都被指定,不能供梨,可一轉眼,供上去的水果就被和尚拿出去吃了。
更夸張的是,有網友說在高檔住宅小區(qū)看到穿著袈裟的和尚來避寒,一住就是好久,啥都吃,這哪像修行的樣子?還有人曝光有些地方寺廟的和尚、尼姑、道士開著奔馳寶馬,生活比普通人還豪華。
以前我們總覺得寺廟是清凈之地,和尚們都在潛心修行,普度眾生。可現在這些爆料,讓我們對寺廟的印象大打折扣。
佛門本應是超脫世俗的地方,現在卻感覺充滿了商業(yè)化的氣息,沒錢好像連拜佛的資格都沒有了,這怎么能不讓人失望呢?
不過咱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相信大多數僧人還是守著清規(guī)戒律,認真修行的。只是那些出格的行為太容易被關注、被放大,才讓大家對整個寺廟群體產生了誤解。
就拿這次扔米事件來說,如果那個和尚能好好說話,禮貌地引導信眾去正確的地方供奉,也不至于鬧得這么大,自己還丟了工作。
希望通過這次事件,所有的寺廟和僧人都能好好反思,回歸修行的本質。信仰可不是生意,敬畏之心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家人們,你們對這件事怎么看呢?你們身邊有沒有遇到過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