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老牌汽水坎坷資本路。
文來源:融中財經,作者:千然,編輯:吾人。本文經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文章原出處。
燒烤攤常見的國產飲料,又傳被賣消息了。
日前,有市場消息稱KKR擬收購一家中國飲料公司85%股權,業內猜測是今年年初傳出正籌備最快2025年下半年赴港上市的大窯汽水。甚至在更早的2023年年底,市場便流傳“大窯或被可口可樂收購”的消息。
不論是對于頻頻傳出“賣身”消息,抑或是還沒消息的IPO進程,大窯方面給的回應都是,“不予置評”。
此番被KKR“盯上”的大窯,在國民度這塊的含金量不言而喻。在2022年簽約吳京后,為配合吳京代言,大窯借力主流媒體高舉高打傳播品牌形象。刷屏式的廣告投放,讓大窯汽水迅速風靡全國。
盡管那年光是廣告費用就是上億元的高額支出,但大窯也享受到了明星效應的紅利——2022年,大窯銷售額突破30億元,意味著僅花一年時間,大窯的銷售額超越了同為國產汽水老牌的冰峰和北冰洋,一躍成為飲料界的新晉黑馬。
只是,作為一匹國產飲料界黑馬,大窯的確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特別近年來,老牌汽水陸續翻紅,前有北冰洋擬借殼上市、冰峰獨闖IPO,后又有前湖北首富帶著“漢口二廠汽水”拿下“中國汽水第一股”……只可惜,熱鬧數年,仍未見一條清晰的資本化道路。
眼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不斷變化的消費趨勢和日益復雜的資本環境,大窯下一步落子何處,值得關注。
1
占領燒烤攤的大窯,年銷30億
燒烤攤上的飲品大戰,大窯汽水無疑是一匹黑馬。
玻璃瓶、大容量、神似啤酒卻是飲料帶來的反差,在眾多餐飲店中,大窯的獨特包裝無疑成了它與其他品牌區分的重要元素,更是牢牢占據了燒烤攤、大排檔等消費場景,成為食客們的解渴首選。
大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3年,當時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區的八一飲料廠正式成立,它是內蒙古最早的軍辦企業之一。而大窯的前身,便是在這里誕生。
而在彼時,大窯與其現在掌門人王慶東尚未結緣。在大窯創立之前,王慶東還只是一名普通工人,只不過閑暇時間經常騎著三輪車沿街叫賣。一開始,王慶東主要走街串巷賣酒,但眾所周知,餐飲渠道是酒類產品重要的展示窗口,與之相對應的是,在當時餐飲渠道中酒類產品不少,卻沒有出現銷量不錯的飲料產品。于是,瞄準飲品市場王慶東開始轉變思路,開始挨家挨店推銷飲料。
在走街串巷的那些年,王慶東在酒類產品橫行的餐飲渠道中,更加篤定飲料品牌忽視了這個市場。于是,想做一款看似啤酒但是汽水的產品并賣到餐飲渠道去的想法,在王慶東腦海中生根發芽。
1996年,王慶東花光積蓄創辦了自己的飲料廠,但創業遠沒有想象中簡單。由于設備落后,產品達不到安全標準,產能和品控得不到保障,又因產品市場反響平平,一連串的打擊使得廠子的經營舉步維艱。
時間一晃來到2004年,上述的八一飲料廠因經營不善面臨倒閉。旁人只看到一家面臨破產的破舊廠子,但業內人士王慶東卻看中廠子內一臺臺品相不錯的設備。于是,王慶東孤注一擲,全副身家用以收購八一飲料廠。后于2006年,八一飲料廠更名為大窯食品廠,并推出大窯嘉賓和大窯橙諾等主力產品,主攻中小餐館渠道。
王慶東當年思路的可行性,毫無疑問得到了時間的驗證——大窯汽水采用綠色玻璃啤酒瓶搭配金屬瓶蓋,開啟瞬間會和開啤酒一樣發出“嗞兒”一聲,而飲品果味足、氣泡足、口感清澈,與燒烤等餐飲場景絕搭。
一開始,王慶東并未想到大窯能走出內蒙古,所以在營銷上也并未下功夫,但后來不甘偏安一隅的王慶東轉變思路,想著“拼一拼”,要在全國碳酸飲料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
在歷經了初期的市場調研、產品策劃和營銷推廣之后,大窯汽水在內蒙古市場漸漸站穩了腳跟,成為當地消費者津津樂道的爆款。但目光投向內蒙古外,鮮少發現大窯的身影。
為了成為一個全國性明星品牌,王慶東于2021年與巨頭廣告公司華與華達成合作,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品牌宣傳推廣。在合作關系確立時,華與華對大窯的判斷是,“整體處于渠道驅動力強,品牌認知度低的局面”,因為在隨后的一系列動作中,選擇具有“國民”屬性的代言人是大窯走出的重要一步。
經過一番考核,“國民硬漢”吳京脫穎而出。
公眾場合大窯的廣告
官網
在簽約吳京后,大窯圍繞吳京展開了一系列廣告投放,刷屏式的廣告投放,讓大窯煥發了新的勢能,迅速風靡全國。而吳京的硬朗大漢形象與源自內蒙的大窯“土味”完美融合,為大窯帶來了巨大的品牌效應——有數據顯示,2022年大窯的年銷售額達到32億元,約為冰峰的10倍、北冰洋的3倍。
2
過去幾年,老牌汽水重回貨架
迄今擁有40余年歷史的大窯,在一眾“國產老鋪汽水”面前,只能算作“小弟”。
其中,上海正廣和汽水廠前身為1864年英商史密斯創辦的“廣和洋行”,1893年建立正廣和汽水廠;天津山海關始于1902年,開創了中國果汁含氣飲料的先河;沈陽八王寺傳承于1920年創立的“奉天八王寺汽水啤酒醬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冰洋,前身成立于1936年;青島嶗山可樂誕生于1953年;重慶天府可樂創立于1981年……可以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代表汽水。
甚至20世紀80年代,還被稱為“國產汽水的黃金時代”。彼時,北京北冰洋、上海正廣和、沈陽八王寺、天津山海關、武漢二廠、重慶天府、青島嶗山、廣州亞洲汽水合稱為“全國八大國營汽水廠”,這“八大王”幾乎各據一方,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但這局面持續不久,隨著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兩大巨頭進入中國市場后,“八大王”中有7家與“兩樂”進行合資,此事在日后更被稱為“兩樂水淹七軍”。其中,天府可樂、廣州亞洲汽水、北京北冰洋等品牌被百事可樂收購,而沈陽八王寺、天津山海關、青島嶗山和武漢二廠等則被可口可樂收入囊中。
“兩樂水淹七軍”后,眾多國產汽水品牌逐漸淡出市場,盡管中途有娃哈哈的非常可樂等品牌試圖挑戰“兩樂”的地位,但仍未能撼動半分“兩樂”的中國碳酸飲料市場霸主之位。
但近年來,隨著國潮文化的興起和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重新關注,這些老牌汽水逐漸迎來了復興的契機。
2011年,北冰洋終于結束了長達十多年的沉寂,重新回歸市場。復產當天,3000箱汽水便被搶購一空,可見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此后,北冰洋不斷擁抱新消費群體、拓展品牌邊界。過去幾年,北冰洋緊跟潮流,與“景山公園”“中關村論壇”“清華大學”等知名IP推出了聯名款汽水;還推出多種新口味和包裝形式,緊跟消費者喜好。
此外,同被雪藏多年的天府可樂也于2008年開始謀求重歸市場。2013年,商標權回歸天府可樂名下;2016年,天府可樂在重慶舉行復興上市發布會,宣布回歸市場;2018年,天府可樂引入民營資本;2019年,天府可樂代表產品藥草味可樂重回貨架,并先后在西安和云南建廠,進一步拓展市場。雖然在2023年一度陷入破產烏龍,但目前品牌仍在繼續經營。
除了北冰洋和天府可樂,其他老牌汽水也在近年來陸續回歸。2014年,山海關汽水重啟;2015年,沈陽八王寺還原了30多年前汽水的老味道;2023年5月,武漢的二廠汽水重新上線……無數個老牌汽水重回貨架,并積極拓展電商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不過,盡管老牌汽水取得了顯著的復興成果,但要真正實現“長紅”,仍面臨諸多挑戰。
一方面,市場競爭依然激烈,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外資品牌依然占據著較大的市場份額,國產汽水品牌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國產汽水品牌需要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趨勢,開發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毋庸置疑,老牌汽水的重回貨架除了是對幾代人記憶的喚醒,更是國產飲料行業在面對外資競爭和市場變化時不斷探索的體現。未來,隨著國潮文化的持續發展和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進一步認可,老牌汽水有望在傳承經典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突破,續寫新的輝煌篇章。
3
誰能解決老牌汽水的資本化難題?
但在老牌汽水翻紅的背后,有個始終難以解決的現實問題——資本化。
無論是被傳賣身還是傳赴港IPO,都是大窯所做的嘗試。而此前,冰峰、北冰洋等品牌曾嘗試沖擊資本市場,但均未能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汽水第一股”其實誕生了。
時間回到2023年10月19日,這一日,武漢二廠汽水實際控制人蘭世立宣布,通過并購方式,武漢二廠汽水成功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成為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簡而言之,武漢二廠汽水通過并購方式,曲線成為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而“中國汽水第一股”就這么誕生了。
時間線再往前拉,2022年5月,前湖北首富蘭世立收購了武漢二廠汽水,并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籌備了并購上市這件事。
這起并購浮于水面時間為2023年8月,港股一家已經淪為“仙股”的上市公司RAFFLES INTERIOR發布公告稱,公司作為買方與賣方武漢星航投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武漢星航投”)訂立該協議,據此,買方有條件同意收購而賣方有條件同意出售目標公司武漢二廠汽水有限公司51%股權,代價2550萬港元將于完成后透過發行可換股票據支付。而蘭世立本人,正是武漢星航投的實際控制人。
只可惜的是,頂著“中國汽水第一股”光環高調踏入資本市場的武漢二廠汽水,不足兩年時間便被控股上市公司拋棄,甚至被公開追討損失。
今年月初,Raffles Interior發布公告稱,公司已于2024年12月31日訂立買賣協議,同意以1港元向買方出售其于China Soft Drinks Limited(中國汽水有限公司)股份的全部權益。中國汽水有限公司為Raffles Interior的全資附屬公司,間接持有武漢二廠汽水有限公司51%的股權。
關于出售的理由,Raffles Interior在公告中表示,原賣方(蘭世立實際控制的武漢星航投)在武漢二廠汽水的業績、財務狀況、商標使用權等三個方面存在失實陳述,有違約之嫌。
與此同時,武漢星航投曾與Raffles Interior簽訂過對賭協議。根據協議,2024—2025年,如果武漢二廠汽水未能完成目標純利,需向Raffles Interior賠償兩倍差額;如果凈利潤為零或虧損,則要向Raffles Interior賠償2550萬港元。但自收購以來,武漢二廠汽水一直虧損且無盈利跡象,也無法證明其有能力通過日常業務來保證此前承諾的盈利目標。
Raffles Interior在公告中表示,將就潛在欺詐、失實陳述及違約等行為對原賣方武漢星航投提起訴訟,以追討公司因收購帶來的損失。
簡而言之,“中國汽水第一股”,栽了。
除了武漢二廠汽水外,上一個沖擊資本市場的還是2022年5月選擇撤回申請的冰峰。
根據彼時冰峰遞交的招股書顯示,冰峰IPO擬募資的金額為6.69億元,用于玻璃瓶裝生產線改擴建項目、營銷服務網絡升級及品牌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項目。其中占比最大的資金用途就是營銷網絡升級及品牌建設,計劃開銷為3.4億元。
3.4億元無疑是一筆大開支——招股書數據顯示,冰峰在2018年至2020年分別實現營收2.86億元、3.02億元和3.3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969萬元、7767萬元和6525萬元。充滿質疑的冰峰最終還是主動終止了IPO。
“中國汽水第一股”的垮臺,以及北冰洋和冰峰IPO折戟,都讓老牌汽水未來的資本之路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而大窯接下來的選擇也因此備受矚目,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